第一章妇女选举权
人类历史在过去的一百年所发生的变化无疑是最大的。以两次世界大战为重大标志的这个世纪,其最大特征就是不管社会地位、性别或种族是什么,都在反对霸权,争取平等和自由。大英百科曾发起过一项活动,由读者投票选出了20世纪中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十大事件,这些事件,或令人精神振奋,或令人黯然神伤,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事件,在人们心里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烙印。
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间,曾是西方许多国家的民主性运动。当时的妇女参政论者强烈主张男女平等权与女性的投票权。
在新西兰,十九世纪末,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成为最有力的社会运动,该运动由妇女基督教徒自制联盟提倡,由凯特-许帕领导。
在美国,全国妇女党领袖爱丽丝-保罗是一位知名的妇女参政论的支持者。全国的女性参政运动社团联盟的行动大多以和平方式进行,相信非暴力手段是推进妇女参与政权的方式,反对行使暴力的女性社会与政治联盟。
美国争取妇女投票权的斗争可以追溯到1839年,当时在伦敦的有关奴隶制的大会上,一位名为柳克丽霞.莫特的妇女被拒绝同她丈夫一起入席参加大会。直到许多年后,苏珊.B.安东尼才说服一位国会议员提出一项关于给与妇女投票权的宪法修正案。这份修正案被扣押了几年之后,才得到国会的批准送往各州。美国有些州早已经允许妇女投票。如在1869年,怀俄明州就成为国内第一个允许妇女投票的州。
1920年8月26日,在美国签订了一份赋予妇女投票权利的宣言,历时81年的妇女参与选举权运动的斗争终于结束。当国务卿班布里奇.科尔比签署文件证明,批准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的时侯,并没有妇女在场为这一长期斗争终于获得胜利而欢呼,全国妇女党的领袖们反而提出了抗议,因为她们被排除在华盛顿科尔比家举行的文件签字仪式之外。一位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的领袖阿比.斯科特.贝克夫人说:“这是非常可悲的”。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的许多领导人都在整夜守望,等待着证明田纳西州已于两天前批准这一修正案的文件的到达,以凑够批准议案所需要的州数。
英国妇女进行了多年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但英国的妇女还是没能全面获得投票权。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的女权运动者献身于战争。后来,她们终于赢得了有限的选举权,阿斯特夫人被选进议会,但是她们仍在为得到与男人完全一样的投票权利而努力工作。
斯堪地纳维亚是第一批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
1906年芬兰妇女获得选举权。
1913年挪威妇女获得选举权。
一、战争与权力
18世纪以前,各国的妇女都是几乎没有政治权利的。从19世纪初开始,首先在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有机会参政,即便是摆设一下。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导致了全国运动,一战前达到高潮。随着一战爆发,激进的妇女选举权运动让步于战争的重心,然而,正在打仗的过程中,政府突然宣布给予妇女选举权。从此,女人拥有了选举和被选举权……
一战时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欧美国家的许多妇女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经过不断的斗争,欧洲妇女首先赢得了地方议会的选举权。瑞典早在1862年就承认了纳税的未婚妇女和寡居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芬兰于1865年给予纳税妇女地方自治团体的选举权,于1869年开始承认妇女享有地方自治选举权。从20世纪初开始,欧洲更多的妇女开始陆续获得法律上平等的政治权利。1906年芬兰妇女获得选举权;1913年挪威妇女获得选举权;1907年,英国妇女参政运动获得了初步胜利,妇女获得了郡议会和市议会的地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14年,女权运动领袖潘克赫斯特夫人(EmmelinePankhurst,1858--1928)在英国展开了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1918年,英国议会承认了年满30岁、拥有一定财产的妇女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美国,妇女们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了她们争取选举权的艰苦斗争。1903年3月8日,芝加哥妇女为争取自己的民主平等权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示威游行,这促成了国际“三八”妇女节的确立。1910年,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堪萨斯州、俄勒冈州等地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到1914年,许多不同的妇女组织都在妇女参政的旗帜下聚集起来了。1916年,妇女们又重新组建了妇女党。1917年,妇女国会同盟和妇女党组织了连续24小时对白宫的示威。威尔逊总统下令把她们逮捕入狱。全国妇女参政协会采取了游行、集会、游说等多种方式,对议会施加影响。美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运动克服了种种阻力,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9号修正案,明确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年以后,经各州批准正式执行。1920年,在美国建国144年后,美国妇女终于获得了参政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女权运动在欧美世界的发展,许多关于女性行为举止的传统观念已被人们彻底抛弃。当男人从前线返回以后,虽然众多的女性随即放弃了那些又累又脏的艰苦工作,但是时光不会倒流,广大女性渴望从此获得独立,她们正在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英国妇女选举权
很长一段时期内,英国妇女是没有政治权利的。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随着一战爆发,激进的妇女选举权参政运动戛然而止,然而,就在英国社会全身心地应对战争之际,政府突然宣布给予妇女选举权。和平时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却在战争期间获得了解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纪,英国前后进行了三次议会选举改革,选民人数不断扩大,但是妇女一直被排斥在选民范围之外。事实上,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女性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经济的束缚,从家庭走出,进入工厂车间,成为雇佣劳动力,她们完全有理由像宪章运动中的男性劳工们一样要求选举权,以保护自身的权益,但当时的社会观念认为,女人一旦结婚就完全附属于丈夫,听从丈夫的指令,而且男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均优于女人,能为女人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没有必要给予女人选举权。
最早对这一社会观念提出挑战的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1818年,他在《议会改革计划》一文中提出给予妇女选举权,因为把占人口比例一半的女性排斥在选举权之外违背“为绝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这一功利原则(Miriam Williford,Bentham on the Rights of Wome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Vol.36,No.1,1975,p.168.)。他的学生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继承了他的思想。1865年,穆勒当选议员后,积极呼吁给予女性选举权。1869年,他的著作《女性的屈服》出版,这是最早的一部由男性作者写就的专门论述女性权利的书籍。在书中,穆勒充满激情地抗议宗法文化所导致的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指出女性处于屈从地位是古代社会的余孽,当时强权就是真理,但是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因为它不利于占人口比例一半的女人走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有关妇女选举权问题,穆勒指出,女人也要拥有选举权,因为政治决策也会影响到她们的生活,绝大多数男性会投票选举贬低女性地位的议员,因此,女人必须拥有投票权保护她们自身的权益。
穆勒不仅是一个关注女性权利问题的理论家,他还积极投身于妇女选举权运动。1868年,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SWS)成立,穆勒担任主席,成员以女性为主。该组织成功地把地方上的各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战线,它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组织的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从此,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开始具有了全国影响力。当然,这种态势的出现与英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新生儿死亡率与出生率的降低,减轻了妇女们生儿育女的压力;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妇女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女性能够接触到新思维。因此,妇女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男女平等的问题,并付诸行动,对中产阶级妇女而言尤其如此,后来的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的缔造者如潘克赫斯特家族的女性们、米莉森特-福凯特等人都出自富裕的商人家庭,即为明证。
NSWS向英国社会展示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并为后来的妇女选举权运动奠定了基础。1897年,NSWS被全国妇女选举权同盟(NUWSS)取代,不久,米莉森特-福凯特当选为NUWSS的主席,她担任这一职务长达20年之久。米莉森特年轻时期深受穆勒的影响,是穆勒的政治女权思想的忠实信徒,并在穆勒的撮合下,嫁给了亨利-福凯特。亨利是一位激进的自由党议员,曾在格拉斯顿政府(1880-1885年)担任邮政大臣。由于亨利是一位盲人,米莉森特便帮助他处理一些公务,这使她有机会接触政治事务和政治人物,也锻炼她的行政能力。在米莉森特的活动下,该组织成为英国妇女参政运动的一支主要力量,有400多个分支机构,成员达到10万人之多。该组织主张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妇女选举权问题,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资助主张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候选人;通过和平集会请愿向政府施压;与政治家和平对话等等。
但是,和平理性的方式迟迟不能为妇女带来选举权。在劳工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1903年,妇女社会与政治同盟(WSPU)从NUWSS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组织,由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艾米琳-潘克赫斯特担任主席,她的两个女儿克里斯塔贝尔和希尔维娅也在该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这三位女性都是英国独立工党成员(1906年工党成立后,独立工党成员集体加入工党)。随着有关妇女选举权的提案不断遭到自由党政府的否决,该组织日益激进。从1912年起,她们多次举行集会游行,砸毁商户橱窗,破坏剧院博物馆,焚烧财政大臣劳合-乔治的住宅,暗杀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阻挡国王乔治五世的赛马等等。在一战前的七个月里,暴力活动达到高潮,媒体报道的恶性事件就多达141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万英镑。WSPU领导的暴力斗争运动是1914年前英国各种社会运动中最令人震惊、最富有战斗性的运动(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西方文明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p513),显示了英国妇女争取自身权利的决心和勇气。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暴力斗争不符合英国政治文化的内在精神,使英国社会对妇女的理性参政能力产生怀疑,因而很难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同情,米莉森特-福凯特就指出,WSPU的活动损害了妇女选举权运动事业。
一战爆发后,激进的妇女选举权运动骤然停止。艾米琳和克里斯塔贝尔认为,德国已经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安全,英国政府需要全体公民的支持。她们请求WSPU停止暴力斗争,直到战争结束。1914年8月10日,WSPU与政府达成谅解,前者同意在战争期间停止所有的暴力抗议活动,而后者答应释放所有因暴力抗议而被关押的妇女。从1914年9月起,克里斯塔贝尔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号召公众支持战争,为国家服务,呼吁实行义务兵役制,鼓励妇女到工厂工作。1916年,艾米琳前往美国,为战争募集资金,游说美国政府支持英国及其盟友。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克里斯贝尔前往俄国,劝说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不要退出战争。此外,温和的NUWSS也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宣布支持政府。米莉森特-福凯特认为,支持国家对德作战,有助于提高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助于说服男人给予女性选举权。
这样,随着一战的爆发,英国两个最重要的妇女组织都采取了与政府和解合作的姿态,为全英国妇女树立了榜样,这对英国顺利地进行战争是非常重要的。1915年,战争陷入僵持,英国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先后有600多万成年男性作为士兵开赴前线,导致英国国内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这种形势要求有更多的女性走到生产第一线,承担起原本由男性扮演的社会角色。1915年,近26万女性劳工参加了农业部组织的“土地大军”。各地的军工厂有妇女在生产枪支弹药,煤矿里有女性劳动者挖煤,总之,很多原来不雇用女性的工作和营业场所也开始雇用女性。当然,也有一些女性直接参与到战事中,1917年,英国妇女后勤军团(WAAC)成立,有5.7万名女性成为士兵,在前线从事医护、烹饪、制衣等工作。
尽管战争时期英国妇女选举权问题在政治日程上显得不再迫切,但是这一时期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却戏剧性地推动着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妇女们的卓越表现使英国社会重新认识了妇女的社会作用,她们能胜任男人们的工作,理应享有与男性们同等的社会地位,从这一点上看,这有利于最终解决妇女选举权问题。其次,一战对英国的政治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工党力量的壮大以及自由党的衰落也为妇女选举权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1906年工党成立前,妇女选举权运动者如米莉森特-福凯特等人期望自由党能解决妇女选举权问题,工党成立后,她们有了新的选择。1906年大选中,工党有26人当选成为议员,他们组成了工党议会党团,党团的第一次会议就提出把优先解决妇女选举权问题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工党看来,给予妇女选举权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给予了男性劳工的亲眷选举权,这对工党加强自身的政治力量是很有利的,而自由党也正是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才极力反对。1911年,工党拒绝由自由党领导的少数派政府提出的选举改革议案,因为这份议案没有包含给予妇女选举权的条款。1913年,工党年会表示只支持扩大成年人选举权议案,反对只扩大男性选举权议案,对此,NUWSS专门发电报赞扬工党的决定。尽管战前工党积极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但是尚难以对妇女选举权问题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一战期间,工党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壮大,英国工会成员数量比战前翻了一番,达到800多万,工党的领导人也进入战时联合政担任大臣,而且战时工党内部进行了组织改革,变得更具凝聚力,工党力量的增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英国的政治决策。反观自由党,一战期间,其内部由于劳合-乔治与赫伯特-阿斯奎斯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而出现分裂,从此一蹶不振,虽然自由党在战时领导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届联合政府,但受到钳制越来越大,这也是自由党在一战时期对妇女选举权态度有所软化的重要原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成为最终解决英国妇女选举权问题的契机。英国政治家们对十月革命感到震惊,担心英国国内也发生类似的危机,因此,通过社会改革消除威胁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被提上政治日程。时任首相的劳合-乔治声称:“任何国家都从未碰到过这种机遇,法国革命时也未碰到过。国家正处于熔化状态……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再沿袭过去的陋习,再干过去的傻事。” (转引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p317)在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计划中,给予妇女选举权赫然在列,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奖赏英国妇女为战争所做的贡献。经过各党派磋商,《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尽管该法案没有给予妇女与男子们平等的选举权,只规定30岁及30岁以上的女业主或男业主的配偶才有选举权,但这不妨碍该法案的里程碑意义。1928年,英国又进行了一次选举改革,英国妇女最终获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
一战对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妇女社会作用的加强、英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潜在威胁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促使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当然,如果没有妇女选举权运动者不懈的努力与斗争,妇女选举权问题可能也不会在一战期间就获得解决。尽管一战是场巨大的灾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战也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变革,这些变革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正如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所言,恰是战争给英国带来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成果,“英国国家的历史与英国人民的历史第一次融合在一起。”
二、女斗士
1、克里斯特贝尔-潘克赫斯特
1914年,在一战即将爆发之际,英国女权主义者争取妇女选举权的运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场运动的最前列有一位颇为引人注目的妇女,她就是著名的女权主义活动家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Pankhurst)。不管史书对这位颇有争议的女性做何评价,她都在世界女权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英国BBC评选的千年10大杰出妇女,潘克赫斯特就榜上有名。对于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潘克赫斯特在一次为美国女权主义者所作的讲演中这样说道:“在你们很多人的心目中,我既不很像一个战士,也不很像一个囚徒。然而我既是囚徒更是战士。”应该说,潘克赫斯特此言不虚,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她的确是一位不屈不挠的战士,而且,她也曾为此被捕入狱达14次之多。
以下是潘克赫斯特在1908年12月22日的一篇演讲:
朋友们:
今天晚上,我不能不想起我们国家举行过的好几百次捍卫妇女选举权原则的集会。有多少次,高尚的女士们为了呼吁政治公正而披肝沥胆,慷慨陈词。有多少次她们提出了这种呼吁,向那些已经充耳不闻,漠然置之的人们呼吁我们所从事的并不是什么新的运动,记住这一点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在我们之前,40年和56年前,已经有先驱者开始鼓吹妇女选举权了。她们工作勤奋,不辞辛劳,但是在那么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之后,议会仍然没有通过投票赋予妇女以选举权。
以前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和我们自己的这种教训教我们别再重蹈覆辙了。他们过分依赖其事业的正义性,而没有充分依靠自己的强大力量。正是由于我们认识到陈情、说理、议论的方法失败了,我们才从事新的富有战斗精神的运动。我相信,我想你们也相信,这一运动业已胜利在望。当男子们开始从事像我们这样的宣传鼓动时,当然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攻击,但是我认为,最危险和最令人难堪的攻击不是针对他们的,而是针对我们的。从来没人说男人们歇斯底里,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们可能会说他们粗暴,他们的行为应受谴责,但是人们通常乐于承认,至少男人们错也错得有道理,并且认为,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男人们受到过度压迫,就有权反抗压迫。相反,在这次妇女运动中我们却被指责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一意孤行,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以及为什么那样干。
不,朋友们,我们从事这一运动决不是出于轻率或考虑不周。我们早就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我们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危险,十足的肉体危险。我们非常清楚,自己是冒着被监禁的危险在工作。那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啊。在你们看来,监禁是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危害社会的人、与国家为敌的人的。监禁是你们对他们最严厉的惩罚。我们还十分清楚,我们这些竭力对他人尽自己义务的人必须认识到,这种命运随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早就知道,我们肯定会受到党派政客的刻薄攻击--我想没有比这种攻击更恶毒、更无耻的了。而且,因为我们是女人,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件事,即面对这样的攻讦:我们不像女人,有失淑女风范(你们知道,这后一条比前一条更恶劣),有失体统,荒唐可笑等等。
说句真心话,若不是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刻不容缓,我们大家本来宁愿过正常人的生活,而不必让自己遭受我所说的那些艰难。什么事刻不容缓呢?人的自由。这是一件超越任何价值的事,唯一值得为之奋斗的事,唯一值得付出代价的事。我们正在为之斗争。我们正在为妇女的解放而斗争。男子的解放很久以前便开始了,目前他们正在设法自救。但是在作为他们的姐妹和妻子的妇女也看到自己的解放之前,男子根本看不到彻底的解放。我们在为妇女的福利而努力,我们在为妇女的温饱而努力,我们在为更重要的东西--妇女的尊严而努力。
在座有些女士希望有选举权,却不同意我们的方法。现在,我要对这些人讲几句话。我要问她们,为什么你们袖手旁观,为什么你们不相信我们的方法,而如果你们相信,为什么不加以实行呢?要知道,我们既不需要你们的也不需要内阁大臣们的同情。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行动。我们宁愿你们和我们一起前进,而不要你们的欢呼、支持或赞扬。我们不希罕那个。我们不希望你们来说我们干得好。我们希望你们来和我们一起干。你们为什么不投身于这种鼓动呢?你们为什么不做好入狱的准备呢?你们不应当通过别人的眼睛去看监狱,而应当亲自到那里去,如果你们认为我们去那里是干得好的话。你们认为争取选举权的老办法不管用,不仅不管用,而且不光彩,不值得你们采用。我说,只满足于呼吁选举权而不要求选举权并为之斗争的妇女才不光彩哩。代价太大吗?你们不能做出必要的牺牲吗?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这些甘愿作出牺牲的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是啊,参加这个联盟的妇女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们享有同伴的友爱,我们受到敌人的尊敬,我们得到人民的支持。我们有生活的目标,我们准备去做值得做的事。我们为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离开这个世界时并不比来时更充实的人感到难过。他们的确一无所有。我们可怜他们。至于我们,我们为成为争取进步和自由的伟大力量的工具而感到无比光荣、无比自豪。
因此,反抗是否正当,我们战斗性的方法是否正当,并不取决于成功与否。你们反抗非正义也许失败或者表面上失败了,但你们仍然做得对。当你们面临压迫时,当你们面临邪恶势力时,你们必须挺身而出,与之斗争。除非你们认为强权即公理,否则你们必须同意我说的话。我希望你们相信,即使我们没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我们认为富于战斗精神的运动注定要失败,我们也要继续干下去。一息尚存,此志不渝,我们将继续干下去;有生之年,我们决不放弃这一斗争。但是,我们将取得胜利,因为正义在我们一边。是的,你们务必不要忘记:“一个有理的人,虽手无寸铁,却好比身披三重盔甲;一个蛮横无理、丧尽天良的人,纵然披坚执锐,也如同赤身裸体。”是啊,我的朋友们,这话深有道理。我想你们会承认我们的争执是有理的。唔,连敌人都承认这一点。假如我们不在理,我们永远不会胜利,正因为我们在理,所以我们必将胜利。
好,我已经告诉你们,我们为什么采取这些方法。我已经尽力向你们说明我们的心情、我们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以及这是些什么方法。如果你们读过我国某些报纸的社论,你们会认为我们的方法是俄国人的方法,甚或比那更坏的方法。你们的确会以为我们是一帮最危险的人物,是你们所见过的最强暴的人物。其实我们非常温和,一贯克尽职守,真的已经温和到极点了。我们不愿比自由党政府逼迫我们的往前多走一时,因为我们不想浪费我们的精力。我们不愿也从来没有越雷池一步。我们去参加补缺选举,反对政府。那肯定并不很出格,也谈不上什么暴力。我们在群众大会上提出的抗议颇为引人瞩目,但是除了对我们自己的生命以外,并没有对任何生命构成危险。正如我所说,这些抗议并没有给我们的内阁大臣们带来肉体危险,虽说产生了很深刻的印象。大臣们简直怕得要命。他们在上了锁的大门里面躲着我们。现在他们行踪诡秘。他们甚至不敢冒险在火车上遇见妇女。你们看过今天《每日新闻》关于劳合-乔治先生不仅不愿会见妇女,甚至想躲开她们的报道没有?如果他是处在其臣民中的俄国沙皇,那倒并不奇怪。而他怕什么呢?为什么不相信人民?近来他们确实无疑地害怕妇女--你们还说妇女使用战斗性的方法不会成功哩。布丁好坏,尝后方知,这方面我有经验:他们害怕一个女权主义者胜过害怕5000个男子。
所以我们要通过委派代表的方式进入下议院。这有什么不对呢?男子一向有代表,我从来没听说过男代表被捕的事,而我们要被捕入狱。我真纳闷,你们怎么没有看到:不是我们使用暴力,而是别人对我们使用暴力。我们没有让阿斯奎思坐过一天牢,是他通过代理人攻击和监禁我们。我们对被迫引起这一切麻烦感到十分遗憾;我们宁愿停止使用战斗的方法,如果我们有选举权的话,是会停止使用的。瞧,事情多么简单。难道你们就不明白政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此我们没有责任,他们应该负责。不要对他们浪费你们的怜悯吧,朋友们。全是他们自己的错。如果他们给了我们选举权,他们就不会在我们这里再遇到麻烦了。
我号召今晚在座的男士们同我们联合起来,帮助我们战胜这个在当前成为人类进步道路上最大障碍的政府。如果说男子仍然闭眼不看这些事实,那么妇女则是清醒的,而且妇女有力量;她们有赢得她们所需要的自由的全部力量;她们有力量和才能夺取这一不可缺少的改革武器,她们应当进行改革,改革符合她们自己的利益,也符合她们所热爱的国家的利益。她们很快就会进行改革。
2、苏珊-安东尼
在美国历史上,妇女在1920年以前是一直没有选举权的。19世纪中叶,一批勇敢而坚定的妇女,在苏珊-安东尼(SusanB.Anthony,1820--1906)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ElizabethCadyStanton,1815--1902)的领导下,投身于争取妇女选举权的运动。在1872年11月总统大选中,苏珊-安东尼在当时没有合法投票权的情况下,顶着风险进行了投票,结果被判罚款100美元,这是争取妇女选举权长期斗争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安东尼对此提出上诉,并发表了如下具有历史意义的演说。
朋友们、同胞们:
今天我站在你们面前,背着被指控于上次总统大选中在没有合法投票权的情况下进行投票的罪名。今天晚上,我有责任向你们证明,在这次投票中,我不但没有罪,恰恰相反,我是在履行我的公民权,这是国家宪法赋予我和全体美国公民的权利,是任何一州都无权否定的权利。
联邦宪法的序言写着:“我们,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宪法中说的是我们人民;不是说我们白人男性公民;也不是说我们男性公民;而是说我们,组成联邦的全体人民。我们组成联邦,不是给予而是确保我们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不是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中的一半人口,而是确保全体人民--包括男女,都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民主共和政府提供的惟一确保妇女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的手段就是投票,不让妇女投票,还对她们侈谈什么安享幸福,这岂不是露骨的讽刺吗?
对于任何一州来说,把性别当作投票的条件,必然会剥夺一半人的公民权,这无异于通过一项剥夺公民权议案或一条有追溯效力的法律,因而违背了美国的最高法律。这样,自由带来的幸福就永远与妇女及其后代的女性无缘。对妇女来说,这样的政府就不是一个民主政府,也不是一个共和政府,而是一个可恶的贵族政府,一个可恨的有性别歧视的寡头政府;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可恨的贵族政府,是富人统治穷人的富人寡头政府;是智者统治愚者的知识寡头政府。即使是撒克逊人统治非洲人的种族寡头政府,也许还可以忍受,但是,这种有性别歧视的寡头统治使每个家庭中的父亲、兄弟、丈夫、儿子都成为寡头,对母亲、姐妹、妻子和女儿实行统治--这奠定了所有男人的主权地位和所有女人的附属地位,给全国每个家庭带来纠纷、不和与反抗。
韦伯斯特、伍斯特和博维埃所界定的公民,均是在美国有选举权和可以担任公职的人。
现在惟一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女人究竟是不是人?我不相信有哪个对手敢狂妄地说她们不是。那么,妇女既是人,也就是公民;不论哪个州都没有权利制定任何法律,或实施任何旧法律,去剥夺妇女的特权或豁免权。因此,某些州宪法和法律中任何歧视妇女的内容今天全都无效,就像任何歧视黑人的法律全部无效一样。
三、选举权与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1910年,社会主义国际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次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6天之后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妇女们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科伦泰(Alexandr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1949年,大陆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妇女节也都作为一个节日予以庆祝。但在1991年,台湾岛内内政部却取消了原本妇女节时妇女可以放假的规定。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不仅如此,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体现妇女地位提高的节日:
掌权日: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
女市长节: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日本人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是女性美的象征,所以也叫“桃花节”。
妈妈节:4月,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在印度,这个月有一个“妈妈节”。这一天,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纱笼”,带上各种首饰,显得风姿绰约。这日也是一年中她们最受尊重的一天。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这一天,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石竹花,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5月29日,是中非的“妈妈节”、母亲要带着孩子参加游行。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节”,订了婚还未过门的少女们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太太节: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国汉堡的“太太节”。由妇女组成的演艺团体,专演一些宣传男女平等的戏,以示庆祝。8月12日,则是泰国的“母亲节”。
狂欢节: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在此期间,妇女“大自由”。男人们不得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10月17日,是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的妇女节,这一天有全国性庆典,男人在当天要对妻子呵护有加,侍侯周到。
休息日: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腊的“主妇休息日”。这天,妇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一切家务全由男人承担。
第二章俄罗斯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是俄国1917年一系列革命运动的统称,其最终推翻沙皇专制政权、建立了苏联。在1917年2月(公历3月)的第一次革命中,沙皇被废,并由临时政府顶替;而在同年10月的第二次革命,临时政府遭推翻,由布尔什维克(共产)政府取代。
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是一次爆发于圣彼得堡、自然普及的革命。混乱中,杜马(俄帝国议会)的成员取得了国家的统治权,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国军的领导人认为他们无法压制革命浪潮,而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正式赋予了临时政府权力。由较激进的社会主义党派所领导的苏维埃(工人的会议),最初同意由临时政府统治,但坚决要求拥有能影响政府及支配多批国民军队的特权。二月革命的背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军事严重受挫之时,国境内充斥着军队与哗变。
一个双权鼎立的时代因而确立,其中临时政府握有国权,而由社会主义者所领导的国民组织苏维埃,则拥有下层社会平民与左派的拥戴。在如此暴动与罢工频繁的混乱时期,临时政府决议继续未完的战役,反之,布尔什维克与其他社会主义派系选择放弃先前投入于战争的心血。布尔什维克将工人民兵部队组织为红卫兵(后来的红军),并对其强力控管。[1]
在十月革命(公历9月)中,由列宁所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与工人的苏维埃连手推翻了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自命为各政府部门的领袖,并夺取农村的统治权,设立契卡残忍的镇压异己。为结束战事,1918年3月,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然而,红派(布尔什维克分子)与白派(非布尔什维克分子)旋即爆发了内战,战火持续好几年,最终由布尔什维克获胜。革命为苏联铺了路。许多著名历史事件接连在莫斯科与彼得格勒上演的同时,国内各城市、少数民族之间及农村也如火如荼的推展着各式各样的运动。而在乡郊地区,则由农民接管、并重新分配了当地的领土。
一、革命开始了
1、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在没有明确领导人及正式计画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原因或许是俄罗斯人已经对现行的体制感到厌倦。首都彼得格勒成了关注的焦点,而1917年2月23日(3月8日),排队领取食物的人们突然发起了一场示威抗议。很快的上千名纺织女工走出工厂、加入他们--部分为庆祝国际妇女节,但主要为了抗议面包的严重短缺。早先已有一大批人马发动了罢工,妇女们停在所有营运中的工厂,召集工人们停下工作、加入示威游行。群众走过街头,呼喊着“面包!”、“给我们面包!”。接下来的二天,罢工得到了上百名社会主义激进者的鼓舞,蔓延至全首都的工厂和商店。到了2月25日,几乎所有彼得格勒的工业厂房,连同商业及服务业者,皆已停工。学生、白领阶级与教师加入了街头,及当时仍在运作的杜马的公共会议,自由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代表到此解决一个潜在的大难题。他们激烈的斥责现政府,并要求负责任的内阁。杜马,其主要由中产阶级所组成,为了防止革命发生,决议迫使沙皇退位。
2月25日的星期六傍晚,警方已无法控制情势时,尼古拉二世,其拒绝听从关于事情严重性的警告,向彼得格勒军区首长,塞盖-哈巴洛夫将军,发出了致命的电报:“我命令你于明天中止首都的混乱,其在与德、奥相战的艰难时刻令人无法接受的。”大部分的士兵在26日遵从了命令,但叛变,其通常由较低阶的军官所领导,在一夜之间迅速蔓延。27日早晨,街头的工人,其中许多当时已武装,有了士兵的加入,而士兵是受政府所派遣、为平息暴动而前往。然而,士兵当中许多皆选择了谋反,他们加入群众、向警方开火,很多时候刺刀上还绑着小红丝带。人力较少的警方接着也加入了军方与平民的动乱行列。因此,首都近乎完全瓦解的军力,有效逼使政府的防线崩解。
到了27日晚间,内阁向沙皇提交了辞呈,并提议采临时的军事独裁统治,但俄罗斯的军方领袖拒绝了这个方案。尼古拉此时正与士兵在前线作战,而亲眼目睹了俄军在坦能堡的败仗。他变得非常泄气,并意识到示威游行规模之大的事实;甚至,他为他的生涯感到恐惧。他儿子恶化的健康情形(患有血友病)也让他陷入了困境。尼古拉最终接受了失败,并于3月13日退位,默默的,作为他为他的国家所做的最后一次服务(按照他在他的宣言中声明),盼望着骚乱终结且为俄罗斯带来团结与和谐。尾随而来,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崩溃--尼古拉的弟弟,其随后应继承尼古拉的王冠,拒绝担任沙皇,除非为民选政府的裁决;他要人民希望他担任领导人--杜马代表中的少数派宣布自己为临时政府,由温和改革派王子李沃夫担任主席,然而领导重心逐渐移予了社会主义革命党的亚历山大-克伦斯基。
2、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由弗拉基米尔-列宁领导,并以列宁描写的卡尔-马克思的思想、一种被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意识为基础。它标志了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蔓延的起源。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率领他的左翼革命军向无能的临时政府发动叛乱(当时俄国仍采用儒略历,因此当代文献记载日期为10月25日)。十月革命在二月时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以苏维埃,劳工与农民组织所推选的地方政府,取代俄国短命的临时议会政府。自由党与君主主义者的军力,零散的组织成了白军,倏即被派上战场对抗布尔什维克的红军。
苏维埃成员最初是自由推选的,但许多社会主义革命党党员、无政府主义者及其他左翼分子透过苏维埃以抵制布尔什维克。在布尔什维克明显于圣彼得堡与莫斯科工业地区以外取得了小幅支持后,他们便禁止非布尔什维克分子加入苏维埃。其他社会主义者心生厌恶,于是转而招幕一个“第三派俄国革命”。最显著的例证是1919年至1921年间的坦波夫叛乱,与1921年3月的喀琅施塔得叛乱。这些叛乱,其遭遇了大量的困难、缺乏有效的合作,最终在内战期间,随着白军一同瓦解。
二、启迪中国
俄国革命使得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此,毗邻的中国深受影响,陈独秀就写了一篇《俄罗斯革命与我国民之觉悟》:
自二月九日吾政府对德抗议以来,国人于政府外交政策,赞成反对,各尽其盛。愚亦于前号本志(《新青年》)发表赞同意见,贡诸国人。其后赞成抗德派渐得势,内阁获国会之同意,遂宣告与德绝交。自是以来,反对派所预言绝德后之危险,幸未一中,在理论上应现举国一致对外之象矣,而事实不尔者,有重大之原因三焉:
一曰,失意之伟人,无论其事于人类之公理正义如何,于国家之利害关系如何,凡出诸其敌党段祺瑞梁启超所主张者,莫不深文以反对之,虽牺牲其向日之主张进取,主张正义,不畏强权之精神,亦所不惜;虽与国蠹张勋倪嗣冲王占元张怀芝同一步调,亦所不羞。某有力家遂利此以为攘夺政权之机会,虎踞南服,舆论因以从之。
一曰,恶闻战争,乃吾国民之恶劣根性。今之“恐德病”,亦自此根性所生。冯副总统威慑南方,一言九鼎,亦为诱发此病重大之外因。愚以为商会反对加入协约团体,与前此反对革命,主张拥护项城,维持现状,同一心理。
一曰,同时俄罗斯发生革命事业也。吾国短视之人,误料俄罗斯革命,无论旧政府存续与否,必陷于与德国单独议和之地位。俄德和解,英法必不支;英法不支,日俄德同盟谋我之势成。此种见解,不独反对加入协约者言之确然,即赞成者亦不无怀疑而恐怖。
以上之三因,日来吾国对德外交之所以沉滞也。前二因非由于误解,且非空言可喻,姑置不论。兹所欲正告吾国民促其觉悟者,即俄之革命,将关于世界大势也如何。吾国民或犹在梦中,不闻吾言!
吾国民第一所应觉悟者,欧洲战争,无意识者恒少,故战后而不改革进步者亦恒少。此次大战争,乃旷古所未有;战后政治学术,一切制度之改革与进步,亦将为旷古所罕闻。吾料欧洲之历史,大战之后必全然改观。以战争以前历史之观念,推测战后之世界大势,无有是处。
其次,吾国民所应觉悟者,此次欧战之原因结果,固其复杂,而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之消长,侵略主义与人道主义之消长,关系此战乃至钜焉。使德意志完全胜利也,无道之君主主义,侵略主义,其势益炽,其运命将复存续百年或数十年未可知也。此物存续期间,弱者必无路以幸存。
又其次,吾国民所应觉悟者,吾可怜之中华,未能日久生存于均势之下也。一国家而生存于均势之下,非真生存,且均势自身,亦难历久而不变乎?吾华真能生存之运命,操诸己者,适用近世文明,以固国力之发展;操诸人者,君主主义侵略主义之失势耳。前者且听命于后者,以列强侵略主义不稍衰,吾人已无有发展国力之余地。
又其次,吾国民所应觉悟者,俄罗斯之革命,非徒革俄国皇族之命,乃以革世界君主主义侵略主义之命也。吾祝其成功。吾料其未必与代表君主主义侵略主义之德意志单独言和,以其革命政府乃亲德派旧政府之反对者,而为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之空气所充满也。吾料世界民主国将群起而助之,以与德意志战,且与一切无道之君主主义侵略主义的国家战。国际今日之抗德,犹吾国前日之讨袁,非仆此獠,将难自保,力能胜否,义所不计。吾中华民国国民,以是非计,以利害计,均不应滑头中立,以图败则苟免,胜则坐享其成。
又其次,吾国民所应觉悟者,即今俄之新政府,以非战故与德单独言和,或德意志利用俄之纷扰,目前军事上获若干胜利,吾料新俄罗斯非君主非侵略之精神,将蔓延于德奥及一切师事德意志之无道国家,宇内情势,因以大变。此为益吾国,视君主侵略主义之俄罗斯战胜德意志也,奚啻万倍?奈何吾短视之国民,竟以俄罗斯革命之故而“恐德病”反加剧耶!
吾国民倘有上陈种种之觉悟,自应执戈而起,随列强之后,惩彼代表君主主义侵略主义之德意志,以扶人类之正义,以寻吾国之活路。倘仍挟愤寻仇,或希图苟免,或拘拘计较吾国根本生存以次利害,以阻外交之进行,则今既不附同盟,又不联协约,且已非中立,遗世孤立,将何以图存乎?加入战团后,当然有列席和议之权,其时发言效力,固必极微,岂不愈于他国代表吾人议定而责吾承受之乎?爱国君子,其洞观世界大势,平心思之,勿徒为意气之争也!
一九一七,四,一。
三、追根溯源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共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关于俄国1917年革命的根源已经有很多讨论,但至今仍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本文把革命置于俄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认为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结构失衡,造成了系统性危机,是革命的客观前提;而参与历史活动的精英和大众的思想、观念、情绪和行为,一方面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影响局势和事态的发展;第一次革命后虽曾出现过和平革新的可能性,但斯托雷平体制的失败导致了危机加剧的形势;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矛盾并最终一步步把俄国引向革命。
1、结构性矛盾
1917年革命的长期历史根源,在于俄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以及由这种特殊性造成的结构性矛盾。
18世纪初期,以彼得一世改革为标志,俄罗斯走上了以赶超西方先进国家为主要特点、以追求军事强国地位为直接目标的现代化之路。这种赶超型现代化是由国家政权主导并以强制手段直接推动的,因此。经济和社会表层生活中的进步经常是以政治生活领域的停滞以及社会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彼得一世的改革奠定了使俄罗斯成为现代国家的基础,但改革本身包含着尖锐的矛盾。
首先是有限的西方化目标和普遍的东方化手段之间的矛盾。沙皇政权引进西方文化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俄国的现存社会及其制度,而是为了增强它的力量,巩固它的基础。彼得以东方式的手段来推行俄国西方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而这种做法,正是莫斯科公国时代形成的传统。
其次是表面生活的西方化与内部结构的东方化之间的矛盾。欧洲文化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俄国,但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因改革而欧化,相反,使用东方式的手段必须依赖东方式的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继续发展和强化。
再次是欧化进程造成的上层的西方化与下层的东方化之间的矛盾。作为欧化的受惠者,俄国贵族在其与国家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改善。而作为欧化的牺牲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欧化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上下层之间的文化差距扩大,直到19世纪上半期,俄国的新文化实际上还只是贵族的文化,90%以上的居民仍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
俄国欧化进程初期出现的这些矛盾反映了俄国近代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和俄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独特模式,长久地影响着俄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但是,与沙皇政权的初衷相悖,欧化有其自身的逻辑,欧化的范围不可避免地超越表层生活而进入到更深的领域。
18世纪末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改革和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的贵族自由主义改革表明,西方文化对俄国的渗透逐渐影响到了意识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层面。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农民获得了人身解放并成为享有权利的公民,传统的等级关系出现松动,阶级关系逐渐形成。1860~1870年代,沙皇政权在地方管理和自治、司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陆续把资产阶级国家因素引入了俄国社会政治生活。1880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由地方自治代表组成的具有立法咨询性质的全国性机构。
但1860~1870年代的改革因其渐进和妥协性质而引起革命派别的激烈反对,而俄国政治制度对不同政见的压制和排斥促使革命者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时期的革命民粹派经历了从宣传派到暴动派、密谋派再到奉行革命恐怖主义的民意党的激进化过程。一方面是俄国政府进行历史上空前的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是革命激进主义迅速发展以至最后刺杀了实行改革的亚历山大二世,这种情况本身就说明了俄国发展道路的扭曲特性。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后,沙皇政权的政治方针从“政府自由主义”转向反动,俄国政治生活陷于停滞。
到1890年代,俄国出现了“工业高涨”局面。这是自1861年改革以来俄国经济发生质变、社会转型加速的关键因素,标志着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俄国的社会结构也急剧变化。都市化过程加快导致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口的构成出现新趋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迅速,知识分子人数显著增加。俄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农奴制和等级关系的残余与新的阶级关系同时并存,宗法制农民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关系同时并存,贵族在国家机关中的支配作用和数量优势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的立宪要求同时并存。
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农民土地问题和政治领域的贵族独掌权力问题。19世纪末叶开始的严重社会和政治危机就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
相对于1890年代的工业迅速发展而言。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造成俄国农村落后、农民贫困的首要因素是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却缺少土地。1861年农民改革未能解决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土地问题直到1917年仍是俄国社会面临的最尖锐、最迫切的问题。困扰俄国农业和农村的第二个因素是宗法制的村社仍是农业的基础。村社限制农民的人身自由,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抑制农民的分化,制约农业的发展。
在这两个因素之外,值得关注的是19世纪末叶俄国进入了一个人口增长周期,从而放大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严重性。19世纪末,俄国中部地区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缺少土地而形成了巨大的农业人口过剩,有一半的农村劳动人口属于“多余的人”。19世纪最后16年中有6年发生了饥荒,仅在1891年的饥荒中就有70万人饿死。人口过剩以及由此引发的饥饿,使俄国农民为争取面包和土地的斗争延绵不绝。“问题在于数百万人在忍饥挨饿。正是饥饿而不是理智开始影响他们的表现和行为。农民们开始闹事,并演变为1904~1906年的农民革命”。
19世纪末以来,沙皇政权明显不能适应由于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所提出的变革政治结构的要求。随着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它同沙皇政权的矛盾逐渐加剧。工业高涨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追求政治变革的自由主义运动新的力量来源。1899年,成立了俄国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政治组织--“聚谈”。“在俄罗斯出现合法政党以前,先进的社会就已通过‘聚谈’获得了统一的、起指导作用的中心”。1903年11月,“地方自治和立宪主义者同盟”成立,其目标是促使沙皇实行宪制。1904年“解放同盟”的诞生把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冲突推向高潮。作为自由主义运动的左翼,解放同盟的目标是要推翻现存制度,实现普选权,由立宪会议来制定俄国的宪法。为达到目的,解放同盟与除社会民主党以外的各革命组织建立了联系,甚至为社会革命党的恐怖行动辩护。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解放运动中的革命派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劳动解放社的成立标志着俄国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形成,列宁主义的诞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的开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使社会主义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革命民粹主义在经历了19世纪最后20年的低潮之后重新复活,革命者重新拿起手枪和炸弹对付沙皇政权。一些民粹派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社会革命党,提出了争取土地社会化和民主共和国的目标。
世纪之交的俄国社会积累了太多的矛盾,出现了结构性的系统性的危机,国家面临改革或革命的选择。由于沙皇政权的调控能力减弱,俄国历史上屡试不爽的政治传统--由政府主动进行自由主义性质的改革以缓和矛盾、实现发展--已不再奏效。日俄战争引发了第一次俄国革命,但革命的真正根源是农民要求解决土地分配不均和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的问题。第一次革命的结局是沙皇政权在革命的压力下进行改革,但导致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并未消除,失衡的结构仍是引起新的革命的长期历史根源。
二、革命引起形势变化
第一次革命后,旧有的结构性问题继续存在。虽然以十月十七日宣言为依据的政治制度变革和土地改革代表了俄国通过和平革新方式实现发展的可能性,但斯托雷平体制的失败以及随后出现的新形势,把系统性危机引向深入,成为导致1917年革命的中期因素。
斯托雷平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1905年的革命清楚地表明,不解决这个问题俄国就不会有安宁和发展。为了在保持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消除农民缺地现象,1906年11月9目的法令允许农民把村社份地确认为私产并退出村社,以期加快农村的分化。这“是同资本主义演进的道路相适应的,它促进和推动这种演进,加速对农民的剥夺,使村社更快地瓦解,使农民资产阶级更快地形成。从科学的经济学来讲,这项法律无疑是进步的”。但是,从政治角度来看,这是一条以牺牲广大农民群众为代价的农业资本主义道路。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村社这种宗法共同体开始瓦解,农民的分化加剧,宗法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俄国农业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及其商品率迅速提高。此外,村社的被破坏意味着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受到动摇和削弱,农民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使他们身上的宗法色彩日益淡薄,旧的信仰逐渐丧失,新的观念开始形成。
但土地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村社份地占有制都未能彻底消除。在前三届杜马中,农民代表不分党派,都一致要求把地主土地交给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民,使土地的分配更加符合平均原则和劳动原则。民粹主义政党社会革命党主张“把全部私人占有土地社会化……并过渡到社会占有和在平均使用基础上交给民主地组织起来的公社和地域性公社联盟支配。”党的领袖切尔诺夫认为,“实行土地社会化意味着只要愿意就可以把整个农业的罗斯变为一个大的全俄土地公社。”俄国农民及民粹主义政党对改革的抵制和反抗,意味着农民土地问题仍将继续困扰俄国社会。
斯托雷平的第二个目标是对地方管理和自治机关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尽量消除或至少弱化地方自治机关的阶层和等级色彩,建立更加有效的中央集权化的管理结构。斯托雷平提出了建立各阶层的地方自治机关和各阶层的村社的方案,以期改变农民机构的封闭性和农民相对于俄国社会其他阶层的狭隘性。这一改革目标与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是相适应的。但是由于大土地所有者和宫廷集团的抵制,以及为讨论这些方案而成立的地方经济委员会的顽强反对,关于地方改革的方案未能实现。
在1911年有关西部省份地方自治改革法案引起的危机后,斯托雷平与君主和第三届国家杜马十月党多数之间失去了相互信任。斯托雷平以强力手段推行自由主义改革的政策在政治上陷入困境:他的改革措施遭到保守派的越来越强烈的抵制,而他对革命运动的强硬态度和独断专行的作风则激起了左派的敌视和自由派的反对。
斯托雷平被刺及其体制的失败,标志着资本主义成分与前资本主义成分的对立和冲突不断加剧,俄国社会政治形势日趋紧张,进入了一个新的危机时期。
危机的第一个表现是“下层”的反抗不断加强。除了农民对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抵制和反抗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大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工人的罢工运动的高涨。这是被卷入现代化进程最深、经受其社会和心理后果最切的阶层对社会进程的反应。作为工业迅速发展对工人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结果,1911年开始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工人罢工运动的活跃,成为战前社会危机的最初征兆。虽然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规模和水平在总体上仍然有限,而且罢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分散的、地方性的和局部的”,但其发展的趋势是明显的。战前工人运动和罢工浪潮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鼓动有直接关系。布尔什维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组织发动工作,并系统持续地利用合法途径和方式来影响他们,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布尔什维克杜马代表利用其不受侵犯权开展宣传活动,使自己成为工人阶级的真正领袖。
危机的第二个表现是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层面,组织上更趋成熟、纲领和策略上更加激进的自由主义反对派运动与沙皇政权的对立进一步发展。新一轮的工业高涨比1890年代的那一次工业高涨更加广泛、更加平衡地覆盖了重工业和轻工业,而且较少依赖国家直接或间接的补助和控制。这一特点在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发展上得到了反映。在新一轮工业高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俄国资产阶级具有更明确的阶级自觉和行动意识。“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工商界第三代新人,已经作为成熟的、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资产阶级出现在俄国历史舞台上”。1909~1910年,被称为莫斯科工商阶级“年轻一代”代表的科诺瓦洛夫和里亚布申斯基发起并领导了一个很有活力的运动,试图推动俄国大资产阶级发起新的自由主义运动,推动实现包括建立法制、实行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内容的政治纲领。他们认为,这不仅符合作为主导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反映和代表了国家的总体利益。1912年,成立了以莫斯科工商资产阶级为核心的激进的自由主义政党--进步党。1913年末,各自由主义政党结成联盟,在“孤立政权”的口号下采取一致行动,第一次革命后形成的自由主义与沙皇政权相互妥协的局面完全破裂。
作为愈演愈烈矛盾的另一方,沙皇政权的思维和行为也是加剧战前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以尼古拉二世为最高代表的保守贵族竭力想把俄国拉回到1905年以前的老路上去,政权内部在对政权性质、国家管理和自治制度等问题的看法上倾向于倒退。尼古拉二世及其亲信为加强沙皇个人权威而采取的行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退化倾向,如回到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时代的宫廷礼仪等等。这种传统的反动在尼古拉二世的政治行动中也有反映,他甚至采用阴谋方法对付自己的政府,如1913年同内务大臣马克拉科夫多次秘密商讨被反对派称之为“国家政变”的计划,而不让自己的大臣会议主席知情。
政府对社会和政治运动的强硬态度直接加剧了战前的政治危机。内务部及其所辖警察部门加强了对工人运动和布尔什维克宣传活动的监视,并且经常对工会和其他具有反对派情绪的社会组织以及合法刊物为所欲为。政府也不能容忍自由主义的改革要求,竭力削弱或剥夺自由主义的合法斗争手段。这种极端愚蠢的政策把自由主义推向左边,从而加剧了沙皇制度的危机。立宪民主党活动家认为,他们同政府的斗争已经不能“和平地结束”。十月党领袖古契科夫断言,“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总体而言,第一次革命后,沙皇政权被迫进行的改革使俄国政治结构有所调整,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社会思想和意识也逐渐发生变化,俄国现代化进程显著加快。但是,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旧有的结构性问题,相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快,矛盾和冲突还在激化。一个因现代化进程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的社会,比一个明显停滞的社会更加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这是直到1917年革命为止俄国局势发展的基本特点。
3、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影响了俄国社会。战争进一步激化了既有的矛盾,推动事态向革命方向发展。
战争对于俄国经济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给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苦难。1916年开始,经济恶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燃料和原材料供应不足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工业企业经常不能完成军事定货合同,铁路运输无力应付不断增加的运输量。战时俄国农业举步维艰,农村中有一半的男劳动力被征召入伍,用于农业生产的役畜大量减少,农业机器、农具、矿物肥料的生产急剧下降,谷物和土豆总产量从战前几年的年平均70亿普特连续下跌至1917年的50亿普特。1915年开始,不仅对城市居民和军队的供应发生困难,甚至在农村中都出现了粮食危机。工人名义工资的增长远远跟不上飞涨的物价,莫斯科地区工人平均工资1916年比1914年增加84%,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增加了4~5倍甚至更多。在毫无出路的处境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民族运动持续不断。
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上,被沙皇政权视为最大危险的自由主义反对派运动采取了越来越强硬的立场和果断的措施。在革命政党受到沙皇政权镇压和限制的情况下,自由主义政党及其控制下的社会组织成为俄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力量。他们同沙皇政权的公开冲突是上层危机的显著表现之一,也是使旧制度在二月革命中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
俄国参战后,自由主义领袖把战争视为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良机,米留可夫在1914年9月的立宪民主党领导层会议上指出,“战争为俄国社会力量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使它得以重新参与国家建设。现在,它不应消极地对待社会问题。”
利用战争组织力量、扩大影响是自由主义运动的重要策略原则。1914年7~8月间,各自由主义政党先后发起成立了全俄地方自治联合会和全俄城市联合会。这两个组织具有合法地位,担负辅助性军事后勤任务,到1916年末其所属各类机构的工作人员已达数十万。1915年5月,在全俄工商代表大会上,进步党人里亚布申斯基建议各地成立军事工业委员会,以动员私人企业承担国家订货。在此基础上,当年9月组成了有工商界、地方自治机关和城市杜马、科技界以及工人的代表参加的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在自由主义政党的策划下,1915年夏秋,合作社联合会、帮助战争受害者协会、全俄劳动委员会等各种社会组织纷纷出现。
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并非如以往很多学术论著强调的那样只是为了支持战争。自由主义领袖从一开始就赋予这些组织以明确的政治任务,希望它们成为促进政治改革的工具。由于社会组织的实际作用,沙皇政权也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并承认其地位。一些右翼政论家把这类社会组织视为自由主义运动用来逐渐掌握整个国家机关的“特洛伊木马”。
在自由主义活动家的影响和引导下,社会组织的活动很快从纯粹的事务方面扩展到政治方面。1915年夏天,由于俄军在加利奇的失利以及暴露出来的后勤供应方面的灾难性问题,各社会组织同国家杜马中的自由主义反对派互相呼应,向沙皇政权发难。地方自治联合会和城市联合会分别举行代表大会,要求由他们完全掌握对军队的供应事务,呼吁成立有社会活动家参加的新政府和召开杜马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代表大会也提出了类似的政治要求。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改组政府,其中包括任命由立宪民主党和十月党提名的波利瓦诺夫为军事大臣。
通过在社会组织中的共同工作,自由主义运动内部知识分子和工商资产阶级这两支主要力量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工业界、城市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国防方面的共同工作,有力地把我们‘第三等级’推上了俄国生活的前台”,“俄国社会将此视为官僚制度之后合法地领导俄罗斯国家的过程”。在战时俄国政治中,各社会组织成为自由主义运动联系各阶层人士进行政治斗争的纽带。一个从上到下、遍布全国的社会组织网络,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掌握政权奠定了基础。
战时俄国政治的转折点是1915年8月成立了由自由主义政党发起的、联合了杜马多数代表的进步同盟。进步同盟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联合杜马中的反对派力量,争取改组政府、改变国家治理方式。在9月初沙皇下令杜马休会之后,进步同盟决定保持合法性,准备在杜马复会时发起新的政治攻势。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在同法国大使谈话时表示,同盟“决定不回答任何挑衅,而报之以忍耐和理智。到战争结束时,我们等着瞧。”
俄军在战场上的失利使反对派的情绪越来越激昂。1916年2月国家杜马复会的开幕式上,杜马主席罗将柯当面向沙皇提出了建立责任内阁的问题。在得到否定的答复之后,进步同盟领导人在杜马之外积极活动,抨击当局,推动社会各阶层的反政府浪潮。科诺瓦洛夫在一些社会组织的会议上公开把现政府称为“人民的敌人”;古契科夫谴责大臣会议主席施丘尔梅尔背叛国家,说现政府是“可怜的、恶劣的、肮脏的”;涅克拉索夫、曼德里施塔姆等立宪民主党左翼领导人要求党采取措施“同其他民主派政党接近”,更广泛地发动群众,成立“全俄社会力量的指挥部”,组织同政权的斗争。
1916年秋冬,前线战局恶化,经济面临崩溃,群众性革命运动高涨。在11月1日杜马年会开会时,地方自治联合会和城市联合会向杜马主席罗将柯呈交了要求成立与人民一致、能领导国家取得胜利的政府的请愿书。米留可夫、舒尔金等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米留可夫强烈谴责现政府背叛俄罗斯民族利益,宣称“在我们和这个政权之间,鸿沟正在扩大并变得不可逾越。除了争取现政府垮台之外,我们今天没有任何别的任务。”“为了数百万牺牲的生命,为了流淌成河的鲜血,为了我们对于把我们派到这里来的人民所承担的责任,我们将斗争到底,直到政府负起责任为止。”
米留可夫的演说在杜马会议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演说的文本以打字稿、秘密印刷的单行本和口头方式迅速传播。警察机关的报告指出:“立宪民主党最近获得了出人意外的政治影响,其领袖成了真正的时势英雄。”进步同盟领导人的言论促进了反政府情绪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后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发出了革命的信号。不久,沙皇被迫解除了施丘尔梅尔的职务。
1916年末,局势的危急甚至促使许多皇亲国戚、贵族高官都明确表示希望沙皇向社会作出更大的让步,在建立信任内阁的基础上与杜马达成妥协。在沙皇拒绝采取这一步骤后,保皇派集团刺杀了权倾朝野的沙皇佞臣拉斯普金。进步联盟首脑也曾参与此事,试图籍此迫使沙皇让步并防止革命发生。在对尼古拉二世失望之余,一部分自由主义活动家开始与军方接触,积极准备发动废黜尼古拉二世的政变。到1917年初,政变“阴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而一些反对派头面人物也有意渲染宫廷政变正在酝酿之中。
革命运动、自由主义运动以及部分统治集团上层人士要求改变政治方针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使沙皇政权陷入了全面危机,为二月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1917年革命的发生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矛盾性的结果,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宗法制文化冲突对抗的极端表现。在沙皇政权不能继续以主动的改革来缓和矛盾的情况下,革命便成为开辟发展道路的方式。俄国近代以来失衡的结构、斯托雷平体制失败后形成的局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事态发展,这些因素的结合酝酿了1917年革命的爆发。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制度,但和平、土地、面包、立宪会议等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并最终把俄国引向十月革命。
第三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中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一、永远的利益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1、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2、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3、巴尔干火药库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4、萨拉热窝导火索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双向作战
【西面战线】
1、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2、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3、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4、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5、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十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十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1、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2、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3、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4、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5、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6、进攻伊斯坦布尔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7、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8、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和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9、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沉,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10、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11、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12、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13、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魏玛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三、亡灵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流行感冒。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1、巴黎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3、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4、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6、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7、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代表以战胜国身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权益、废除“二十一条”、取消列强特权等正当要求,却被会无理否决。消息传来,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北京高校学生拥向天安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从6月3日开始,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商界罢市,五四运动有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全民爱国运动。
8、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9、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10、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11、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12、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13、政府结构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14、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志愿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由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一战之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亚、太平洋等地的矛盾。
四、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凡尔赛和约》:1919 年1月18日 ,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开幕。6月28日,英、法、美、日 、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
《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9月10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3万人 ;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 ,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1922年确定。
《讷依和约》:1919年11月27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1913年《布加勒斯特条约》(见巴尔干战争)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2万人;保同意赔款4.45亿美元,于37年内偿付。
《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 ,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3.5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
《色佛尔条约》:1920 年8 月10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一译《塞夫勒和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5万人以内 ;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
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得到英、法、美的支持。虽然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是《凡尔赛和约》最终规定德国放弃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国联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此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其中中国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均由列强先行讨论决定 。经中日谈判 ,签订了《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日本代表发表声明,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会议期间,中国代表还提出关税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撤消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瓜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1922年2月6日签订的《九国公约》,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