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美国古印地安人遗址
1995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考古学家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奥西拉河(Aucilla River)流域发现了数个沉入水下的古印地安人遗址。从此以后,这支考古队共发现了75处遗址。在更新世时期,当地的气候是干旱少雨,因此河流成为了当时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重心。在遗址上,考古学家挖掘出了燧石、壁炉、动物骸骨以及一些人类的坟墓。这些发现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画面展现了古印地安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在某处遗址的地面上,有三根木头桩仍然保持着竖立的姿势。这表明当时人们是生活在简易的帐篷里或临时搭建的单坡小斜屋里。这项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发现早期的人类生活状态,还在于考古学家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更新世晚期时的物种进化情况。
印第安文化
在南美洲约17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气势宏伟的亚马孙河,也有巍峨的安第斯山。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亦有热带沿岸低垂的棕榈和金黄色的沙滩。有迅速崛起的一座座现代城市,还有历经沧桑不曾改变的印第安文化。
韵律古朴的文化风情
印第安人的祖先没有给自己后代留下文字,但语言则是丰富而美妙的。印第安有200多种语言,他们的历史是靠口头传下来的,每个部族至少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故事”不仅是本族历史的真实纪事,也扬善抑恶,给族人以历史教育。他们热爱大自然,崇拜赐福于人类的太阳、崇山峻岭、江河湖海。甚至印第安某些部族的人以”晨星”、”鹰翅”以及”高山”等古怪词语为姓名。
印第安人的音乐,除为祭祀、庆功和部族节日吟唱外,还有不同的乐器。如在古鲁帕城镇20公里外的切诺基族,他们的鼓和笛,其声音激昂、欢快和高亢幽远,已成为世界音乐的一部分。
舞蹈也是印第安人传统的娱乐活动。他们或因胜利凯旋,或因狩猎丰收,全族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除了即兴表演外,一般都有主题。唱歌者自编自唱,众人和之,歌词内容大都是感谢高尚的神灵、首领,歌颂高山、太阳、雨水、闪电、雷鸣,或祈祷神灵保佑等等。
艳丽美妙的服饰打扮
印第安人的服饰艺术主要来源于自然。服饰的花纹表现部族的崇尚和标识,极为美观。阿拉斯加印第安部族的服饰图案有形态逼真的鱼类、走兽和飞鸟等,特别是表现蓝鲸的生动形态。最引入注目的是印第安人的披肩和披毯,虽然手工显得粗糙,但其图案别具匠心,不仅色彩搭配奇特,图案也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如羚羊、梅花鹿形象,呼之欲出。
面具和纹面是印第安人的一种强烈的文化艺术表现。早期制做的面具大都是表现神灵或恶兽的,而且每个面具都有一段故事背景,一般在舞蹈或战斗中才出现。生存在圣塔仑河谷的印第安西瑞族妇女的纹面被认为是一种稀有的文化。她们纹面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幸福和爱情。十字形花纹是为了避邪;人形图案代表如钻石般明亮的美丽;纹面只用黑、蓝、红和白4种颜色。已婚女子只能用蓝白两色,男人用黑与红色,未婚姑娘也可以纹上花朵图案,如果年轻女子的脸颊纹上鱼尾花纹,那么就表示她成熟了。
印第安人佩戴的饰品崇尚原始风格,其原料主要是高山大海赐予他们的贝壳和宝石。最早,印第安人佩戴饰物是为了祛邪或表示地位的区别,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的装点和对美的爱好,如今有些饰物已成为部分印第安部落的族徽或标记。
丰富浪漫的生活情趣
住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清贫而勤劳,不少人每天为两餐而操劳,但他们天性乐观,无忧无虑,因此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浪漫情趣。
在太阳最强烈的时候,印第安人把抹上盐巴的一块块的兽肉或薄薄的玉米饼放在平坦光滑的石块上,不要多久,这些食物竟然烤熟了,且香气诱人。这是马瑙斯的印第安人沿用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式。他们还用芦苇或蒲草编成密不透水的篮子,在篮子里盛上鱼肉等食物,用木棍架起来,用不太旺的火慢慢地煨,就可做出鲜美可口的炖肉、炖菜和鱼汤来。
印第安人保持着虔诚的男儿成人仪式。例如克瑞介族的男儿在16岁生日时,必须由部族司仪在面颊上烙两个黑环,语称”欧马瑞都”。当然,男孩子只有在学会狩猎、盖房子、游泳等本领后,才有资格由司仪用烧得通红的烟管,在面颊上烙上”欧马瑞都”。
更富有生活情趣的是印第安人传统竞技活动,”角斗”就是其中之一。参赛者在比赛之前,把身体涂上各种颜色,腰间和臂膊上扎紧布带,然后口喊”角斗、角斗”,蹦跳入场。
独特奇趣的宗教信仰
在圣安东尼奥地区的印第安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民族的信仰、习俗。例如在婚育中,孕妇不得在家中生产,而要到树林中另搭草棚,生起炉火,由生母接生,丈夫不得靠近。女人分娩生子不是仰卧,而采取蹲式。如果生的是女孩,几个月后就为她定亲,满7岁就搬到丈夫家住,但不能同居。待她来首次月经后,再搬回娘家,独居一个月,再由丈夫领到河边洗浴后完婚。在这种奇特的婚礼之后,姑娘才回到村子,与亲人欢歌跳舞。
印第安人的葬礼更有许多信仰、习俗,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在”亡灵节”期间,印第安人要砍下一段粗大的树干,竖放在村子的广场中央,用刀刮去一段树皮,在裸露部分画上图案,然后缠上大把的红、白、灰三色线,在树干顶部插上几根鲜艳夺目的羽毛。每一根树干象征着一名死者。黄昏后,燃起篝火,巫师在火旁边跳边念经。死者亲属在树干前号啕大哭,直到第二天的黎明。
冰神的祭典活动,是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这种祭典要持续好几天。参加活动的印第安人都打扮成半人半兽的形象(传说中一只公熊和一个印第安女人的后代),这就是”乌库库”。这些印第安人头上戴着厚实的毛风帽,只露出两只眼睛,身上披着羊驼皮。从手中挥动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作响。到了天气最冷的时候,”乌库库”们开始向无边的冰峰发动冲击。他们惟一所想的就是向上攀登,取下冰峰上的冰块,即冰神的心。当然上了冰峰他们也要背着沉重的冰块沿着杂技演员才能走的路下来。这一天,有成百公斤的冰被”乌库库”从山顶上背下来,放在一块巨大岩石的祭台上,奉献给印第安的祖先。他们深信这种冰能治百病。
每年的”冬至日”,印第安人要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祭典。在祭祀太阳神的时候,要跳太阳舞。太阳舞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祭祀祷告。一旦太阳大放光芒,在祭司的示意下,大家欢呼雀跃而起,开始了祭祀的序幕。跳舞的人脱掉上衣,身上只穿红色短裤,头上戴着古加叶编织成的花环,围绕在由牛头骨和热石堆成的祭坛前。场地中央竖立一株棉花树干--圣树,这圣树是由土著长老专门在棉花树丛中,找到的一株向阳实心的新树。祭神开始时,歌手们打着大鼓唱着:”全能的神怜悯我!”舞蹈的人随着咚咚的节奏跳起舞来。他们一边跳着,一边睁大眼睛注视着灿烂的太阳。一连三天就这样持续着。第四天是最神圣的,等到天空有老鹰飞翔的时候,跳舞的人们一个个躺在圣树下。这时,祭司跪在他们身旁,俯身用锋利的刀子往他们的胸肌上一戳,顿时血流如注。祭司再用一根木条穿过伤口。木条尾端系着一条生牛皮,再将生牛皮绑到圣树上。这时在场外观礼的少女们,会高呼哭泣,并唱着《歌颂你,勇敢的心灵!》的赞歌。
西北印第安人与外界的交往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也最终导
致了自身文化的毁灭。
廉价的“进步”
商品流通的第一个牺牲品,是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既然为欧洲商人收集毛皮更加有利可图,谁还愿意花上半年的时间去雕刻一只仪式用的独木舟呢?原先的权威,勇武的猎手在部落里也不像以前那样受人尊重了。尤其当白人的永久性商站建立以后,很多印第安人看
到了一条谋生的捷径,纷纷迁居过去,依赖白人商业贸易为生。他们很快聚集了财富,形成社会中新的等级。但他们并不能马上进入白人的主流社会,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漂浮。
性乱、酒精和病毒
西北印第安人居住地空气清新、水土纯净,大海和森林像巨大的天然过滤器。印第安人的体内,自然也不存在对西方工业城市病毒的先天免疫能力。
按照印第安人的道德观念,人们一般不把女子婚前或婚外的性行为当做不光彩的事情。商业活动开始以后,不少氏族里的男性家长,曾整船整船地将自己的女人和部落里其他的女性送往商埠和欧洲人集中的伐木场,通过对白人的卖淫获得巨利。由于她们经常是母女两代同时参与这类活动,一家人往往全部受到疾病的感染。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里,印第安妇女的怀孕能力大受影响,人口减少。这里的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没有饮用酒精的习惯,他们体内不具备分解酒精的能力。很多人只要喝上一口,便一两个星期人事不省。欧洲商人发现了酒精在商业活动中的妙用--将对方灌醉后频频大占便宜。酒精就像毒品,给印第安几代人以持续的打击。
1862年5月,一艘商船在维多利亚港靠岸,天花立刻在岸上印第安人的夏季渔猎区里传染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惊慌失措,纷纷跳上独木舟,向北部自己传统的村落转移,这使疾病向北部更迅速地大规模传播。随后,这一带陆续又出现了几次大的病疫暴发,使印第安人人口剧减,村庄荒芜。
“文化革命”的代价
1867年,美国政府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国人手中购得阿拉斯加。紧随欧美商人,基督教的传教士和西方的政治体制也陆续联手上岸。他们利用人们劫后余生的心理和接种疫苗所显示出来的奇异功能,宣传上帝对异教的惩罚。不少地方行政长官和传教士将本地的图腾文化视为和基督教神学相对立的异端,而有计划地加以摧毁。西北印第安人的重要政治和社会活动--著名的”帕特拉支”曾被加拿大政府下令封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儿童在学校讲英语,长大后在白人经营的政府和私人企业中做事。当年的部落领袖和著名武士的后代,不用说没听过自己家族显赫的历史,甚至常常连一句自己的母语也说不出。所谓印第安人中的“美国化”或”麦当劳化”的新一代,就是这样产生的。
应该说,西北印第安人的物质生活,在很多方面比过去有了本质性的改善,然而他们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对自己文化传统和民族的背离。
如今,西北印第安人的艺术在美国倒是十分走红。博物馆轮流展出印第安人的文物;印第安艺术家承接政府和大公司的项目进而成为巨富;每一处新的印第安遗址的发现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电视台不时播放以印第安生活为内容的电视剧。但是,这种”印第安热”现象
并非吉兆--活着的生命无需装饰,一旦走进博物馆,就意味着它在生活中已走向死亡。
古印第安
美洲地处西半球,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在这块广阔富饶、景色旖旎的美洲大陆上,数万年来,生活着以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为主要部落的印第安人,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着万里沃野,用自己的血汗浇灌着美洲大陆,创造了高度发达、举世闻名的古代美洲文明,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约有1400万到4000万人口,分布在从阿拉斯加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其中大部分生活在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中、南美洲,说着1700多种方言。
美洲大陆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千差万别,部落之间极少往来,因此印第安人各族在独自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他们的社会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还未摆脱愚昧,依然茹毛饮血;有的形成了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了人工培植的农业;有的则创造了相当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早期的阶级社会,建立起巨大的祭祀庙宇,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业品,开始物质交换的商品活动;还有的甚至创造出象形文字,懂得了一些科学知识。
古代美洲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出土的史前人类遗迹来看,古代美洲各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在文明形成之初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但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同程度来看,古代美洲文明在进入历史发展时期之后。由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各地区出现了文化上的差异,并逐渐发展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三大文化中心:以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为中心的玛雅文明,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阿兹特克文明及分布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印加文明。这三大文明中心是古代美洲文明的集中代表。具有”美洲的希腊人”之关誉的玛雅人,以其崇高的智慧,为人类留下了惊人的预言、奇妙的文字、准确的历法和宏伟的建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被视为关洲印第安文化的摇篮;阿兹特克人则以自己建造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特诺奇蒂特兰以及气势宏伟壮观的金字塔而使世人钦羡;印加人自从国家出现以后,其疆域不断拓展,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因而获得了”新世界的罗马人”的称号。
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主人,他们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生息在整个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对人类世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它那独特的玉米农业以及多种农作物品种的栽培,使它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它那节奏鲜明、动作粗犷的音乐、舞蹈,色彩鲜明、做工精巧而又古色古香的服饰,大大丰富了世界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一切,都使印第安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第安人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首先,一般来说古代文化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美洲印第安文化则发源于盆地,如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都起源于墨西哥盆地,南美的印加文化则起源于安第斯谷地与库斯科盆地。其次,其他古代文明发源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是麦类和水稻,而印第安人则是玉米,因而其文化又被称为”玉米文化”。
古代美洲文明充分体现了印第安人的聪明才智,他们留下的金字塔祭坛、神庙、石柱、浮雕、文字、文学及物质文明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无论如何,美洲三大文明中的其他两个都比不上玛雅,印加人只会”结绳记事”,阿兹特克人的文字是对玛雅文字的模仿。如果说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乃是文明的真正标尺的话,那么玛雅人就是新大陆上最为文明化、最富智慧的民族了。
玛雅象形文字的魅力
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三个民族将象形文字的体系发展到高峰,并且始终坚持使用这种体系,那就是玛雅的象形文字和中国、埃及的象形文字。但是,玛雅的象形文字又与中国、埃及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汉字发展到今天真正的象形字已不见了,埃及的象形字则比较忠实于象形的本意,而玛雅的象形文字既有画得比较逼真的形象化的符号,也有高度简化了的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往往把几个符号组合为一个字符,有点像中国文字游戏中的”组画字”,几个字加上几个图像组成一个统一的符号,让外人看了要费一番脑筋才能知道它包含的意义。通过玛雅人对象形文字的绘制方式,人们可以得知世界在他们眼中的样子。不仅如此,通过对一些抽象含义的象形文字的解读,也可以使人们了解玛雅人的宇宙观、世界观。
粗看玛雅的象形文字,人们会发现它好像一幅幅卡通图画。然而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描绘,赋予了玛雅文字浓厚的神秘意味。在这种文字体系中,世界好像已经浓缩到了一个方块的世界中。几乎每一个玛雅文字都是很整齐的矩形,再广阔无边的事物都会放到这个奇妙的矩形空间中。玛雅文字并不是对自然界的简单临摹,在这种文字中,自然界的景色被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同时,玛雅人的思维方式也全部显示在这些奇特的文字中。因此,要想理解玛雅文字,就只有理解玛雅人的思维方式、宗教感情,并有与玛雅人比肩的逻辑思考能力与想象力。
目前已知的玛雅文字符号有850多个,其中基本符号有400多个,至于用这些符号所构成的词就更多了,大约有3万多个词汇。在已知的800多个符号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因为当时西班牙随军教士兰达转记的”兰达手稿”而被了解的,而其余三分之二至今仍然难以理解。
古城科潘是玛雅象形文字研究最发达的地区,它的纪念碑和建筑物上的象形文字符号书写最美、刻制最精、字数最多。在科潘遗址中有一条用2500多块加工过的石块砌成的著名的象形文字梯道。这是一座祭坛的阶梯,共有90级,高约27米,宽约8米,坡长为60米。梯道建在山坡上,直通山顶的祭坛。梯道两侧各刻着一条花斑巨蟒,蟒尾在山丘顶……
在玛雅人的观念中,历史是以千万年为单位推演着的无尽轮回,人生短暂如同朝露。而他们的文明也在片刻辉煌之后湮没在中美洲的蓊郁丛林之中。玛雅文明的突变式发展和突然消失至今仍是难以破解的谜题,这使得她成为最引人入胜的古代文明之一。 第一个太阳纪是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 ART,最后唯一场洪水所灭,有一说法是诺亚的洪水。第二个太阳纪是伊厄科特尔Ehecatl,被风蛇吹的四散零落。 第三个太阳纪是奎雅维洛Tleyquiyahuillo,则是因天降火与而步向毁灭之路,乃为古代核子战争。 第四个太阳纪是宗德里里克 Tzontlilic,也是火雨的肆虐下引发大地覆灭亡。第五个:玛雅人说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玛雅文化的消失
玛雅文化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让人不解的是,公元830年,科班城浩大的工程突然停工。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也停止了施工,889年,迪卡尔正在建设中的寺庙群工程中断了。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堡,也停下了已修过半的石柱,散居在丛林中的玛雅人都抛弃了原来南边的家园,集体向北迁移。过了一段时期,玛雅文化就彻底消失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让许多历史学家费解的问题,也使我们十分兴趣,于是我们大胆做了一些猜测:
(一)随外星人离去
在布兰科”铭文神殿”中,曾发现一个很怪的皇家的坟墓。它中间停放一具巨大的石棺,里面躺着一位玛雅国王的遗骨。现在一般认为它曾是布兰科一位极受尊敬的国王,名字叫太阳陛下帕卡尔。这个布兰科的石棺是用一块巨大的木兰花色石灰石做成的,重约5吨,面积超过7平方米。石棺上盖的是雕刻很复杂,上面刻画的是一个蜷曲的几乎处于W形状的玛雅人形。周围环绕的他的是一些奇怪的图案。位于中心的人物看起来像是浮在那里似的。瑞士作家艾瑞兹。温。达尼肯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他的名著《神之战车》里提到,在棺盖中心处蜷着身子的那人实际是一个宇航员,他正在控制着自己那正在起飞的飞船。有些人甚至推测玛雅人突然消失的原因是他们随着外星人的宇宙飞船一同离去。我们认为,玛雅人对天文如此了如指掌,他们创造奇迹,却又神秘地消失,也许他们是外星人与人类的后裔,被先进的另外星球的”祖先”给接走了。
(二)随祖先沉入大海
据有关资料,有的学者认为,在大西洋中曾有一个大西洲,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可在10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它一夜之间沉入了大海,毁灭了。翻开地图我们发现,大西洲的位置离犹卡坦半岛很近。德国科学家莫克认为,玛雅人在公元前8499年6月5日13时开始了他们的新纪元。在玛雅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由5个太阳主宰,一个太阳代表一个纪元”。所以认为,若以上材料是真实可靠的话,那么,也许玛雅人会是幸存的大西洲人和美洲当地人的后代,他们深知祖先的毁灭,他们认为在公元后的某一天,又一个纪元将灭亡,所以集体向北迁移,并在之后的某一天,集体跳入大西洋,逃避世界的灭亡。当然,这一说还有待论证。
(三)内部暴乱
据考古研究,在阿兹特克人到达陶帝华康城(Tonuhuacan)时,这座古城已经荒废了。考古学家认为大概是那儿发生了推翻僧侣神权统治的暴动,其现存的神像统统被砍去脑袋,祭祀神庙也遭捣毁的事实,也暗示了这一点。据此,我们推测,也许玛雅文化消失原因也是这样。大量祭祀,压迫使人民起来反抗,于是玛雅统治世界发生了大暴乱,导致玛雅文化的灭亡。
(四)祭祀杀人过多
古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认为太阳将走向毁灭,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延续太阳存在时间,他们必须通过做一些自我牺牲来保留太阳的光芒四射,阻止它灭亡。他们这种认识导致了以人心和血来喂养太阳。玛雅人以被用做祭祀为荣,奴隶主,奴隶的心挖出献给太阳,于是为此死亡的人越来越多。据说,16世纪西班牙人曾在祭祀头颅架上发现过136000具头骨!当时的人,为了庆祝特偌提兰大金字塔落成,在四天的祭祀中,奴隶主竟杀了36万人!我们认为,用于祭祀的人大多是族中身体健康的人。频繁的祭祀,使被杀的人不断增多。玛雅人大量减少,也许是造成玛雅文化消失的原因吧。
尾声
对玛雅文化消失的原因,还有许多猜测。为此,考古学家正在进行不懈的研究。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增加了许多关于美洲的历史的知识,增强了对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兴趣。我们希望玛雅文化更深入地被人们所了解和接受,我们希望玛雅文化消失之谜早日大白,我们更希望大家对历史产生兴趣,多了解和研究历史。
玛雅文明出现的水晶骷髅头
在中美洲的贝利兹(belize)的玛雅遗迹中发现了水晶骷髅。这个水晶骷髅是个完全以水晶石加工研磨而成的,大小几乎和人类的骷髅相同。至今玛雅后裔仍然会施咒于透明水晶,小心地带在身上。而玛雅人对骷髅是一种神明供物,象征和神明心意相通。叫人难以想像的制作技术。水晶是一种硬度极高,几乎无法任意切断、随意造形的矿石,但古玛雅人却可以轻易地完成如此精巧的水晶制品。在太古时期,究竟是谁教他们这样的技术?是否来自地球之外,超越人类的存在,教导古代玛雅人这种奇迹技术。
根据古印第安人世代流传着的一个传说:他们的祖先留下十三个水晶骨头,和人类的骨头一般大,下巴可以活动,能说话,能唱歌。据说这些头骨可以为人类的起源和死亡提供资料,亦能为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当地球文明达到极致之时,他们会重新出现,并揭示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
水晶是最坚硬的天然矿物之一,考古学家声称以现时的科技制造这些水晶头骨恐怕也有困难。
水晶头骨的制作之谜
令玛雅人为之顶礼膜拜的水晶头骨,后来经科学家鉴定这是从一整块很大的高张度的水晶石上雕刻,打磨下来的杰出的艺术品。
检测工作于1970年在美国加利福利亚萨坦科莱罗的海尔莱德一派克尔德水晶实验室进行。检测表明,水晶头骨是由真石英水晶制成,而天然真石英水晶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个别石英水晶的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水晶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巨大的热量和力量,然后由”种子”水晶将其释放出来。种子是由一个单一的硅原子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与两个在高温状态下的水分子或周围的蒸汽中释放出来的氧原子组合而成。原子组合以后就形成了带有单一水晶细胞的二氧化硅,所有的石英水晶都是由这种物质组成的,其副产品为氢。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如果条件允许,这一单一种子就开始生长,但周围的流体必须含有适量的硅和水或是长期处于高温高压下的蒸汽。当原生的流体慢慢地渗人到二氧化硅的第一个细胞上时,这个细胞就开始衍生出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模一个的细胞,但在复杂的水晶结构中一次只能形成一个原子。水晶体内的每个细胞形态都是重复相同的,每个细胞自身都是一颗小水晶,每个细胞都像前一个细胞一样有着相同的形态。这样水晶就搭起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架--”水晶架”,因此而得名,其几何构成极其规律。就这样日积月累,渐渐的一块纯净透明的天然石英水晶就形成了。它的天然状态呈多棱形,通常是六棱形,长到最佳点就逐渐变细。
当然,并不是每块天然石英水晶都是完美的,在生长过程中它有可能受到周围铁、铝等大量物质的侵害,结果就出现了色泽上的变化。比如铝会使水晶变成烟灰色,这样的水晶被称为”烟色石英”;铁会使水晶变成暗粉色,这样的水晶被称为”玫瑰石英”。除此之外,高强度的辐射也会影响水晶的生长和色泽。只在没有辐射和其他追踪元素的地方,才有可能长出百分之百纯净透明的水晶。
对此,检测小组非常惊讶。这种高纯度的水晶石可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了。按照宝石专家所使用的摩恩硬度标准,它只比钻石销微软一点儿,再加上它脆而易碎,无疑会给雕刻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尽管如此,头骨的雕刻工艺却精美异常。根据检测小组估算,即使用当今带有钻石头的电动工具,也要刻上至少一年的时间。但是检测小组断定,要雕刻这个娇贵的物品,根本不能使用任何带钻石头的电动工具,因为它经不起用该工具所产生的振动、热量和摩擦,它会因此而破碎的。以至于一个小组成员不得不说:”真难以想象还真有这样一个头骨。”
检测小组最初认为,头骨有可能不是用现代工具制成的。后来的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最初猜想的真实性。单纯从头骨极其平滑的表面来看,就看不出任何使用现代工具所遗留下来的任何痕迹,因为如果有就非常难以去掉。这些发现,足以肯定检测小组最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水晶头骨为手工制品。
可以想象,手工创制这样一个水晶头骨要花费多长时间!科学家们只能推算,这个头骨也许是用河里的沙子和水慢慢地一点点地从一大块石英石上磨下来的。也许还用铜线或用手拉的雕刻用的”弓”具。检测小组推断,这个水晶头骨一定耗费了好几代人的毕生精力!至于他们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是难以确定的。据海尔莱德一派克尔德员工杂志《测量》最精确的估算,有可能是”300年”!
正像杰克和查尔斯讲的那样,无论是谁做这个头骨,都要从三倍于成品大小的一大块多棱石英水晶开始。开始时,他们无法知道水晶里面的纯度,也不知道有没有汽泡或小洞,因此,他们事先要精心地挑出颗粒大小相当的沙子,先用大沙粒磨出雏形,再逐渐地用小沙粒磨出精细的表面,最后用像粉状物小得几乎分辨不出的沙粒打光。而且,一旦中间有所疏漏,则要从头开始。甚至哪怕混进去了一颗大了点的沙粒,即使整个工作到了最后阶段也要重新开始。整个工作从头到尾,的确是十分艰难的。
这个发现的本身就让人难以置信。迈克-米歇尔'黑克斯也这样猜测过:”这块完美的头骨,一定是人们不厌其烦地一代又一代地、夜以继日地花了大约150年,用沙子从一大块水晶石上磨出来的。”
同样,在《人》1936年的调查中,大英博物馆爱德瑞安-底格比也已经注意到”博尼先生(可能是米歇尔-黑克斯)手中的头骨上看不出任何现代工艺迹像”。
至此,我们从最新科学技术中获得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头骨完全的是手工制作,绝没有使用过现代金属时期的任何工具。
然而,科学家们却怎么也不能测得它的制作年代。杰克和查尔斯说,这是因为石英水晶根本不留年代记号,它从不会被侵蚀、腐化、风化或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就是这个特点使它成为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但即使是其他与水晶头骨一样没有可见年龄记号的工艺品,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测定碳原子组成部分的射线的衰化程度,来鉴定其原材料的年代和工艺。然而,水晶头骨却不行。
因此,就检测小组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以及专业水平,是无法知道水晶头骨的确切年龄的。也许是几百年甚至几亿年,所有的科学都认为它和地球同龄,或者更早,要追溯到更遥渺的时间开端。
但海尔莱德一派克尔德科学家发现了有关水晶头骨之谜的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即检测显示头骨不仅取材于一整块天然石英,而巨其中还含有压电二氧化硅的成分J就是在现代电子产品上广泛用的天然石英。
根据杰克的解释,石英的压电(piezo-electric)性是玛瑞-库瑞的丈夫和他的哥哥于19世纪末发现的。”PieZo “是希腊语,意思是”挤压”,”electris”意为”发电”。事实上,用这种石英做成的水晶头骨,就像电池一样具有正负极。也就是说,如果你向头骨施加压力或”挤压”它,它就能放电!换一种方法,如果给它充电,它就会变形,并且保持自身的物质组成和密度不变。 同所有压电晶体(Piezo-electric quatz)一样,水晶头骨在其他方_具有各向相异性(anisotripic),也就是说,除了它的组成物质外,其他特性的各个方向都不同于其他石英。就它的带电性能来说,电流的方向性是由X-Y轴来限定的,即电流只能沿有X-Y轴的六个特殊方向流动,而任何其他方向都是绝缘的。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发现电流的方向性是垂直的,也就是说从上到下所有的X-Y轴都在头骨中心交叉。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从水晶头骨的上面给它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它不但改变形状而且电流还会从头骨头顶径直通到地下。奇怪的是,如果挤压头骨让它放电,随着受力方向的改变,水晶体内的电极方向也跟着改变。
海尔莱德一派克德检测小组也测试了水晶头骨不寻常的视性能。比如说光从下面导人,在头骨体内聚集以后,会准确无误地从眼窝处释放出去。这在知道了头骨可视轴的方向性后,显然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位于石英水晶内部的电轴同样具有可视性。光在头骨中的运行速度,从一个方位出发比从另一个方位出发要快得多。杰克说,不仅一般散射的光经过头骨会有这样奇异的效果,就是直射的或极化的光照在头骨上,也会出现光沿着可视轴方向运行要比顺着其他方向运得快得多的现象,而且头骨还会随着光轴上的运行而旋转。
水晶头骨另外一个特性,是其让人难以置信的环境稳定性。这也是压电二氧化硅的另一个性能,这个性能使这种水晶成为现代电子应用中的无价之宝。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水晶头骨的各项性能都不会变化,尤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而绝大多数相似的天然材料都会逐渐地受损于酸等化学物,甚至于普通的水,而水晶头骨绝不会受其影响。正像杰克所说的:石英水晶具有极高的物理、化学和温度稳定性。它只对光和电作出反应,就是这一点使它在电子行业中成为不可替代产品。”
考古学家研究玛雅人的数字系统时,发现他们的数字表达与算盘的算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使用三个符号:一点、一横、一个代表零的贝形符号──就可以表示任何数字。类似的原理今天被应用在电脑的”二进位制”上。
玛雅的历法非常复杂,有以二六○日为周期的卓金历,六个月为周期的太阴历,二十九日及三十日为周期的太阴月历,三六五日为周期的太阳历等,不同周期的不同历法。我们用现代天文观测知道一年是三六五?二四二二天,而玛雅人已测出一年是三六五?二四二○天。 玛雅人运算出来著名的金星公式:
(月球)20x13=260 260x2x73=37,960
(太阳)8x13=104 104x5x73=37,960
(金星)5x13=65 65x8x73=37,960
这些公式的意思是说,每一种周期经过三万七千九百六十天后,便会相遇在一条直线上,而根据玛雅人的神话传说,那时”神祉”就会到一处宁静的休息处所。 金星历年是指金星环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玛雅人费了三八四年的观察期,算出五八四天的金星历年(他们发觉金星在八个地球年中恰恰走了五圈,然后再重复循环,便用五除八个地球年的天数──二九二○──得出五八四天),而今日计算则为五八三?九二天,误差率每天不到十二秒,每月只有六分钟。以这么高的精确度计算出金星历来,实在是件不可思议之事。
玛雅计日的单位出奇的大,考古学家已经知道的数值为:
20金(天)=1乌纳(月) /20天
18乌纳=1盾(年)/360天
20盾=1卡盾/7200天
20卡盾=1伯克盾/144000天
20伯克盾=1匹克盾/2880000天
20匹克盾=1卡拉盾/57600000天
20卡拉盾=1金奇盾/1152000000天
20金奇盾=1阿托盾/23040000000天
为何要发展出这么大的数字?这个数字单位大到即使是现代人也用不到。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这么大的数字也许只有一种学科会用到,那就是天文学。天文学家常常要用很大的数字单位表示星系间的距离,只有天文学的”天文数字”才会这么大。
英国科学家证实其是赝品
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台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俗,称为”死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
有关水晶头骨的神秘传说
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根据传说,人们必须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找到全部头骨。那一天是已经循环了5126年的玛雅历法的终结。除非13个头骨聚集在一起并按正确的位置摆放,否则地球将飞离轴心。只有那样做,头骨的超自然力量才能挽救地球。
水晶头骨的神秘之处
科学家们曾把水晶头骨和真正的人类头骨作了比较,发现除了眼部特征稍稍偏于人类的正常范围以外,其他参数都与真正的人类头骨相差无己.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
据说水晶头骨有催眠功能,如果让一个紧盯着水晶头骨的眼睛处,不多时人便会感觉昏昏欲睡,传说头骨是玛雅人为病人做手术时催眠病人用的。
另外,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而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又是使用的什么工具呢?另外,这种纯净透明的水晶虽然硬度很高,但质地却脆而易碎,科学家们推断:要想在数千年前把它制作出来的话,只可能是用极细的沙子和水慢慢地从一块大水晶石上打磨下来,而且制作者要一天24小时不停地打磨300年,才能完成这样一件旷世杰作.
第二章美国温多佛池塘史前遗址
在佛罗里达州的泰图斯维尔附近地区,一位锄耕机操作员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他最初只是在一个名为温多佛的池塘边发现了一些尸骨残骸。后来该遗址经过系统的考古挖掘后,考古学家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一片墓地,其中共埋葬了至少167人,这些远古人被埋葬的时间从6900年到8100年不等。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尸体身上大都覆盖着一层织物,这种织物来自植物纤维。这是在美洲大陆上所发现的历史最早的柔软织物。此外,这些织物的织法显得很复杂,这意味着它们是利用织布机织出来的。这一发现表明,当时的人比此前人们所认为的要更开化。一些雕刻有图案的史前物品,如木头、骨头和鹿角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墓室中,甚至其中91枚头颅骨里还存在脑组织。
佛罗里达
佛罗里达州(英文: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南部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四多的州。中文简称为佛州。早于欧洲人抵达佛罗里达州前几千年,这里已经有人种居住。在1513年4月2日,时值复活节,西班牙航海家发现这片新陆地。冠以地名La Florida(西班牙语意思为”复活节地”)。随后西班牙和法国殖民者逐渐在佛罗里达半岛上建立占据地。其中在1559年建立的彭萨科拉和1565年建立的圣奥古斯丁成为最早期欧洲人在北美洲的聚居地。而彭萨科拉和圣奥古斯丁亦分别成为当时西班牙统治下的西佛罗里达和东佛罗里达的首府。而西班牙殖民者在17世纪已成功占领整个佛罗里达半岛和附近地区。18世纪后期,由于西班牙属佛罗里达受到西面的法属路易斯安那和北面英国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和随后独立的美国等列强进逼,西班牙属佛罗里达的面积有所减少。在1819年西班牙与美国签定条约,将西班牙属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以换取美国承认西班牙在德克萨斯州的利益。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的佛罗里达正式于1845年3月3日成为第27个州。但18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佛罗里达州脱离”联邦”,并于1861年2月10日加入美利坚联盟国,与”联邦”对抗。1865年美利坚联盟国战败,佛罗里达州在1868年6月25日再度加入联邦政府。
在佛罗里达州的居民祖先中,非裔美国人(14.6%)最多,其次是德国人(11.8%)、爱尔兰人(10.3%)、英国人(9.2%)和美国人(17%)。
第三章以色列水下古村落
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应该是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6900年。这个古村落如今位于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底,距离海法大约6英里(约合9.7公里)。它在水面之下26英尺(约合7.9米)到40英尺(约合12.2米)的海底保存完好,占地约为15英亩(约合91亩)。以色列文物考古局考古学家在水下村落中发现了长方形的房屋遗迹和许多凹坑,这些凹坑原来可能是水井。一面6英尺(约合1.83米)厚的墙壁沿着一条远古河流而建,估计这面墙壁是用作防洪堤。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慢慢学会控制和利用水利资源。
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七块巨石向上而立,组成一个圆圈。他们认为,这些石头所包围的区域可能是淡水之源,这也显示出当时人们对水源的崇拜。也许关于亚特利特雅姆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就是当地坟墓中的15具完整的骨架。从这些骨架中可以找到明确证据,这些人都患有肺结核。大部分骨架都发现于一栋房屋内或房屋附近,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人当时是在祭祖。从亚特利特雅姆村落里,可以发现早期的宗教、驯养和捕渔等活动证据。因此考古学家认为,亚特利特雅姆正处于由新石器时代向更为复杂的社会系统转型阶段。
水下村落
在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中,距离岸边大约一公里的位置,那里沉没着一个古老的村庄。这座古老的村庄如今在水下保持完好,大量的象鼻虫躲在村庄的粮仓中,人类的骨架平静地躺在各自的坟墓里,一个神秘的怪石圈仍然站立在那儿,就像当初刚刚被竖立时一样。
这个水下村庄就是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大约存在于公元前7000年前,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沉没定居点。那里没有规划完整的街道,因此考古学家将其定位为村庄,而不是城镇。不过在这个古村落中,人们居住的是大型石头房屋,房屋中有铺砌的地板,家中有庭院、有壁炉,还有存储设施。
这个水下村落被淹没了长达9000年时间,直到1984年以色列海洋考古学家埃胡德-加利利首次发现它。从1984年起,加利利每年冬天都会潜入水下对这个村落进行考察。通过该村落,人们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利利解释说,”从该村落遗址看,当时的人们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从动物的遗骨看,亚特利特雅姆村民不仅仅会捕猎野生动物,同时还会畜养绵羊、山羊、猪、狗和牛等家畜。在农业方面,他们还会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亚麻等。在渔业方面,他们已经学会了使用鱼钩,而且从鱼骨分析可以看出,他们还会存储鱼类并进行交易。他们不仅仅会使用鱼钩钓鱼,还会潜入水中捕捞。因此,考古学家在对一些坟墓中男性骨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村民都由于长期在冰冷的水中潜水而使耳部受损。
在村落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那个由7块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组成的圆圈。加利利认为,“这个石圈和英国的巨石阵有些相似,但规模较小。”在圆圈中间,有一个淡水喷泉。在附近一些石板上有一个个水杯状的标记。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怪石圈可能是用于求水仪式。
加利利认为,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后,海平面仍在继续升高。亚特利特雅姆村落最终被海水所侵蚀并淹没,村民被迫放弃他们的家园。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罐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所以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
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情况很不一致,所以没有统一的分期标准。有的地方分早晚两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现少量铜器但还不会有意识地制造青铜合金时,单独列出一个铜石并用时代,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期;有的则把这个阶段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
各地的新石器时代
西亚、北非和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潮湿,夏季炎热干燥,有适于栽培的野生谷物和易于驯养的动物,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因而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养畜业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养畜业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后进入前陶新石器或无陶新石器时期,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豌豆等,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有的遗址还有猪骨。这个时期的典型遗址耶利哥遗址,已出现用土坯砌筑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围墙和濠沟,墙内有石砌的镃望塔。这在世界上同类建筑中是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最后出现彩陶。这时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农业。房子一般为多间式、平顶,有的房内有牛头形塑像。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这里的一些遗址有了铜器(个别遗址中用冷锻法制造的铜扣针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尼罗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为3期,从早期开始即为有陶新石器阶段。北非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三大系统: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萨传统的新石器文化。在欧洲的希腊本土、克里特岛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等地存在过前陶新石器文化。从陶器出现以后,欧洲南部主要有印纹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则为线纹陶文化,这些地区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后出现了彩陶文化 (见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文化)。而东欧较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则流行小窝篦纹陶文化等。
中亚、南亚和东南亚 ,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表有哲通文化。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陶器均为手制,胎中多掺草末,除素面外还有一些彩陶。从总体文化面貌来看明显受到西亚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中亚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较晚,其代表为克尔捷米纳尔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经济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陶器多饰刻划或戳印纹,彩陶极少。
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有种植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起真正的农业经济。
北亚和东北亚 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亚情况正好相反。这个地区的陶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筒形罐特别流行,一般为灰褐色,饰刻划纹或压印纹。在日本,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又称绳纹时代。朝鲜和西伯利亚的陶器则多施篦纹。
新石器时代的影响
朝鲜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国东北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发展起旱地农业,种植粟和黍。蒙古东部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种黍,并饲养牛羊等家畜。日本的农业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因受大陆的影响,才急速发展起来的。西伯利亚则一直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
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 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时代这一概念。但若用旧大陆考古学的标准去衡量,那里也还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基本上处于新石器时代,即使已创立高度文明社会的玛雅王国(见玛雅文明),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属器。美洲是农业起源的重要地区,那里最先培植玉米,还有豆类和南瓜,印第安人称之为三姊妹。家畜仅有骆马一种。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以前基本上仍处于狩猎、采集经济阶段,不会制造陶器,所以那里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界线不大明显。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仍多打制石器,种植薯芋,同东南亚的情况有些类似。
第四章牙买加皇家港口
牙买加皇家港口因为海盗传奇而著名,但现在该城市已被淹没于海平面之下。这个沉没的遗址重要意义在于,人们可以从中看出17世纪加勒比海殖民地城市规划、建筑结构以及日常生活。自1655年被西班牙人占领后,皇家港口成为加勒比海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奴隶贸易、糖和原材料贸易中心。但是,1692年6月7日早上,一场强大的地震将这座繁华城市摧毁,整座城市66%的地区沉入海底。港口附近的建筑倒塌后全部沉入水中,但较远地带的建筑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竖立于水中,其中的物体和人体骨架也都保存完好。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与牙买加国家遗址保护组织的考古学家于1981年到1990年联合对这个水下城市进行了考古挖掘。他们共挖掘了8栋建筑,发现了许多家用物品,包括大量的中国瓷器和当地陶器。通过对该地区的考古挖掘,人们对17世纪殖民地的建筑风格、建筑工艺和人们的日常行为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Port Royal(皇家港口)群岛位于牙买加,是16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航海港口。当时的英国政府鼓励海盗定居在此并袭击过往的法国和西班牙商船。在1692年6月份那次非常严重的地震使海水淹没了岛屿上的城镇之前,这里都被称为”海盗乐园”。位于弗吉尼亚的航海博物馆中对此次地震有着比较详细的记录,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
在《加勒比海盗3中》,Jack船长成功离开了毛利人的岛屿后遵循着terage的指示来到了这里,并在这里找到了名叫dalama的吉卜赛女人。
历史上的加勒比海盗
海盗绵延至今已有几千年,其中最令人遐想的是三百年前的”黄金时代”的海盗这时候,海盗的活动舞台从欧洲转移到了美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加勒比海,成为海盗们的天堂。
海事历史学家大卫”科丁里在著作《骷髅旗飘扬:海盗生涯的浪漫与现实》中,冷嘲热讽的把”黄金时代”粗略地界定为1650年到1725年,活动舞台的核心在大西洋西部边缘的加勒比海,而这里是远行抢劫成功后要回的”快乐老家”。一批著名的海盗头子涌现出来,基德船长、”黑胡子”蒂奇、”黑色准男爵”罗伯茨等都成为了海盗史上的传奇经典。
电影《金银岛》、《加勒比海盗》和詹姆斯”贝瑞的《彼得”潘》塑造了”黄金时代”经典的海盗形象:木腿、眼罩,宠物鹦鹉不停地嚷着”大卸八块”;洗劫船只后杀死抵抗者,把掠夺物埋在沙子里;大口喝朗姆酒,扯开嗓子高歌,躺在吊床上悠闲小憩。当然,还有像罗宾汉一类的侠盗,这些冒险者富有”自由精神”,纵横海上时奉行”平等主义”,”金盆洗手”后希望跻身上流社会。
缘起地理大发现
曾经的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维京人和都是久负盛名的海盗,不过,到了14世纪中叶,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海上贸易猛增,海盗也在此地骤然崛起,海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与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相伴的就是大海盗时代。
15世纪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发现”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15世纪末哥伦布由西班牙皇家资助着到达加勒比海不久后,西班牙人就迅速攫取了美洲的大片地盘和大量财宝,并且开辟了种植园和矿山,驱使大批奴隶创造财富,其他欧洲国家都眼红不已。到17世纪,许多商船载着黄金、烟草、香料驶往欧洲。正是这些财富,给欧洲的工业化注入了推动力,对近代以至今天的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西班牙在满载黄金和其他货物的船只,胜利返回欧洲的时候,经某些岛屿、海岸时遭到海盗劫掠,不是奇怪的事。而且,其他欧洲国家眼红了,利益竞争和对殖民地的野心提供了海盗活动最大的温床。可以说,新一代海盗是地理大发现的附产品,而国家利益冲突是那时期海盗现象的一个重要背景。
任何不正常社会现象后面必然有政府的支持或默许。当时许多国家急于扩张和掠夺新大陆的财富,就由国王颁发海盗资格证书,任由海盗去抢动来往商船甚至是别国的运输船。抢来的财宝海盗和国王分成。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国都有各自执官方抢抢劫许可证的海盗。海盗们的野心会随着财富而膨胀,直至拒绝覆行和国王签署的抢劫合同,造成海盗盛行的局面。
当时,英国人势力来到美洲比西班牙人、法国人、荷兰人都要晚。随着英帝国扩张起来,必然要和加勒比海霸主西班牙争斗。到了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几乎常年不断的在美洲新大陆与西班牙交战。英国需要各种力量去打击西班牙人既已建立的势力圈,而英国也早就有政府支持海盗的传统。早在1243年,亨利三世国王就授给三条私人船只向法国人开战的资格。国家也认为这种武装民船去困扰敌人是最有效、最便宜的办法。在1570-1587年间,传奇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也获得英女王的强力支持,对西班牙人的商船大肆劫掠。德雷克得胜归来,女王亲自登船迎接致贺,授给德雷克爵士称号和海军将领职位,并取得其中一部分获利。德雷克为英国带来了财富和国家荣耀,留下了英名彪炳史册。
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它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各国虽然在表面上都义正严辞的宣布与海盗势不两立,另一方面却收罗这些海盗为己所用,武装民运船队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表面上他们接受皇室的”委任状”,执行保护商船的任务,而实际上他们经常以”保护”为借口打劫非本国的商船,他们和海盗之间在行为上是没有什么明确划分的,一个在英国被捧为英雄的民船船长,往往是西班牙通缉的头号海盗头目。
所以,刚开始海盗是一种国家允许的”合法行为”。当时,英国的私掠船可以随意攻击和抢劫西班牙的货船并不受惩罚。按时髦说法,这就是国家恐怖主义;按老说法,这叫官匪。在相当长时间里,海盗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种补充,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海上民兵”。他们积极袭击西班牙人,劫掠货船和沿海居民区,直接目的是获利。这些海盗持有英国官方颁发的特许证书,可以合法地使用港口,向官方交纳一些劫掠的利市就行了。
私掠许可证听起来有点强盗逻辑。例如,一个英国商人的货物在西班牙被偷,而他不能通过合法或外交手段来获得对于他损失的补偿,就能得到一封荷兰政府授权的私掠许可证,这样的许可证允许他可以俘获德国商船来弥补损失。事实上,后来各国政府使用这些许可证作为国家工具来加强海军,可以使本国在不增加预算情况下,凭空多出一支能攻击敌国商船的海上力量。因为按规定,被俘获的船只必须被带往海军部,以确认它们是合法的猎物,而非中立国家的财产。私掠许可证的使用在1856年终止,当时许多国家在巴黎签订了声明。美国及若干其他国家较迟签订该条约。美国那时候主要依靠私掠来壮大他们的海上力量,因为他们缺少强大的海军。
有这等好事,当然吸引了各方豪杰与泼皮各色人等,其中有种植园的逃奴,有越狱犯,有欧洲来的冒险客,有航海家的后代,有男的也有女的。
“海上民兵”打击敌人,作为战争行为的一部分,得到当时国际法的承认,倘若被捉住享有战俘地位。但是实际上,很多海员的行劫既可能是”合法”行动也可能不是,被他们劫掠的也未必都是敌方。他们既是官匪,也是土匪,往往不容易区分。官匪多是由投资人、公司任命的,这项投资计划的目标就是通过海上劫掠而获得财富;而土匪则是乌合之众啸聚起来,抢船作为战舰,船员们推选船长,不满意了还可以投票罢黜。”大黑胡子”、摩根、奇德等著名的海盗船长,都是船员选举的。后两个人也都曾经被船员鼓噪推翻,剥夺权力,后来又到”合法”海盗船去当上了船长。我们在电影《加勒比海盗》里看到船员放逐船长的情节,就是群”土匪”海盗。而且,”合法”的武装民船在当时也被称为”海盗的学校”,很多著名的海盗船长都是从武装民运船里走出来的,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海上霸主英国,就是靠着一群海盗起家的,甚至戏说全英国就是一大群海盗,伊莉莎白就是最大的海盗头子。
但是,在1689年英国和西班牙媾和了,在加勒比海特有的国家支持的海盗就取消,逐步基本消失了。于是,很多过去从事”海盗性质的冒险家”失业后,就当起真正的海盗了。各种不满现状的海员,以及想从抢劫中暴发的人,迅速参加到海盗队伍中来。
了解这种历史后,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海盗一词在英文中的几种说法了:”PIRATE”指海上抢劫者,即海盗;而”PIRACY”指由政府认可的海上掠夺;”PRIVATEER”指既可以指武装的船只(武装民船),又可以指它的首领(私掠者)或它的船员。私掠者得到政府的命令及授权来俘获敌对国家、民族的商船。
海盗黄金时代
海事历史学家大卫”科丁里在著作《骷髅旗飘扬:海盗生涯的浪漫与现实》中,冷嘲热讽的把海盗”黄金时代”粗略地界定为1650年到1725年,前后70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世界海盗来说,却是最为疯狂的从而也再没出现的黄金时代。在这个自由与荣誉共重、炮声伴随海风齐飘的海盗黄金岁月,一批著名的海盗头子涌现出来,基德船长、”黑胡子”蒂奇、”黑色准男爵”罗伯茨等都成为了海盗史上的传奇经典。
加勒比海是大西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西部和南部与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邻,北面和东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为界。其范围定为:从尤卡坦半岛的卡托切角起,按顺时针方向,经尤卡坦海峡到古巴,再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经阿内加达海峡到小安的列斯,并沿这些群岛的外缘到委内瑞拉的巴亚角的连线为界。尤卡坦海峡峡口的连线是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的分界线。加勒比海东西长约2735千米,南北宽在805-1287千米之间,总面积为275.4万平方千米,容积为686万立方千米,平均水深为2491米。现在所知的最大水深为7100米,位于开曼海沟。
中、南美洲的锯齿形弯曲岸线,把本海区分成几个主要水域: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沿岸外方的洪都拉斯湾;巴拿马近岸的莫斯基托湾;巴拿马科隆附近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边境的达连湾;委内瑞拉北部马拉开波湖口外的委内瑞拉湾;以及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中美的多数河流都流入加勒比海,但南美的大部分河流都汇合于奥里诺科河,并于西班牙港的正南流入大西洋。加勒比海的主要进出口是尤卡坦与古巴之间的尤卡坦海峡、古巴与伊斯帕尼奥拉之间的向风海峡、伊斯帕尼奥拉与波多黎之间的莫纳海峡、维尔京群岛与马丁海峡之间的阿内加达海峡、以及多米尼加岛以北的多米尼加海峡。各个海峡的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深。
加勒比海之所以成为海盗的天堂,乃是新大陆发现之后的加勒比海区海上运输异常繁荣,在这地区海盗活动也就空前猖獗,并且把矛头指向这一地区的”独家掠夺者”西班牙货船。因为,西班牙乃是当时美洲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每年从美洲搜刮天文数字的黄金、财物,海盗们也就闻风而动,来跟最”国家海盗”分赃。另外,最早抵达美洲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对加勒比海域星罗棋布的岛屿都垂涎三尺,而由于归属不明,这些海岛就成了海盗的天下。加勒比海的岛屿,为海盗们提供了数不清的天然良港和藏身之地,使他们能够逍遥法外,称王称霸。
而且,海盗们抢劫的大量货物,需要巨大的贸易市场,海盗行为在欧洲大陆是非法的,在英国要受到残酷的镇压。但是,在美洲,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海盗的行为得到了多数殖民地总督、商人和老百姓的支持与合作。并为海盗提供给养、水手等,还专门给他们一个地方,专供他们变卖抢来的货物,像牙买加的皇家港。因此,加勒比海成为海盗的天堂也就是自然的结果了。
当时,海盗们活动范围遍及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的所有沿海海域劫掠,闹得一切商船如果没有护航就不能指望安全。加勒比海成为海盗们的内湖,巴哈马群岛成为他们的领地,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甚至被开发一个可靠的前哨基,由此他们还可以进入印度洋,直接攻击阿拉伯的麦加船队和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船队。不少年中,加勒比海盗大摇大摆的在大西洋上游弋,名之为”海盗的巡回”。当他们远到天边抢劫后,就会返回这个”快乐的老家”。
这个时期的海盗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短火枪和水手弯刀。短火枪携带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是海盗的最爱;水手弯刀比一般的刀剑略短,刀身呈弧状,利于近战劈砍,是海盗们的主要武器。海盗船上则装备了大炮,可以发射单颗大铁球,也可以同时发射多颗小炮弹,另外还可以发射专门用来对付敌人桅杆的铁链弹--用长铁链连接的两颗大铁球。在电影《加勒比海盗》里,威尔”特纳他们发射了餐具,还有酒壶。当然,还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武器和装备,它们也出现在了今天的电脑游戏里面,只是浴血的撕杀和呐喊变成了属性栏上的一排排数字。
没有人计算过,在海盗的黄金时代里,被抢劫的钱财究竟有多少,但肯定其价值能和一个国家的财富相媲美。一个海盗船长,很可能一天内抢劫好几只船,劫掠的财物价值几十万英镑。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商船的水手,一生中都不会见过五百英镑。
“黄金时代”有几个著名的海盗”基地”,在这里,海盗们补充给养,出售抢来的货物,或者把货物暂时藏放到”仓库”中;分赃之后,大家挥金如土如土,寻欢作乐。这其中,就包括牙买加的皇家港--这里也是影片《加勒比海盗》的外景地。
哥伦布1494年第一次航行加勒比海面,看见牙买加岛的时候,这么描写:”映入眼睛的最美好的岛屿,山脉连绵,陆地好像触到了天空。”岛上的蓝山主峰高2200多米,后来出产闻名世界的蓝山咖啡。植被丰富,溪涧奔流,是热带动物的天堂。
1655年牙买加为英国所占领。英国人在和岛上其他部分相对隔绝的岛东南海岸的一小块荒芜不毛之地,建立了要塞,名叫皇家港。在英国人统治下,它是牙买加的首都,也是海盗的天国。他们自此港出发,袭击往来加勒比海的各国船只,掠夺金银财宝,然后在此尽情享乐、放纵挥霍。当时,这里有6000多名海盗和他们抢掠来的大量的金银珠宝。短短几年的工夫,皇家港就变成了加勒比海的贸易中心,旺盛地生长起一块风纪废弛、臭名昭著的世俗乐土,号称”地球上最邪恶之城”。根据当时的记载,皇家港的罗姆酒简直就是满街流淌,喝死的大有人在。妓女游荡,惟一任务就是帮助水手们与他们兜里的钱说拜拜。
牙买加岛(the island of Jamaica)南端的皇家港随后因成为英皇御准的海盗大本营而盛极一时,当时著名的海盗有绰号叫”老魔鬼的亨利摩根”等,
1692年,地震引发大海啸,完全吞噬了”世界上最邪恶的城市”--皇家港,港口毁于一旦。不久后又发生火灾,皇家港从此一蹶不振。
目前,已知的海盗老巢已面目全非,皇家港现在是个低调的渔村,它周围还立着当年的要塞,吹着海风。但考古学家仍能从零星的发现中,一窥那些亡命之徒的生活片段。1981年到1991年间,美国得州A& M大学对皇家港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海盗沉船残骸和奢华物品,如水晶玻璃、银制餐具、意大利泥釉陶器等。考古学家认为,这表明当时皇家港贸易十分繁荣,当地居民和政府并不排斥海盗。事实上,海盗把奢侈品卖给皇家港的商人,商人又把货物转手卖给当地居民。尽管知道货物是海盗抢来的,居民们还是趋之若鹜,争相购买。
今天,人们仅仅打捞出了极少数的数百万美元的珠宝,仍有人相信当年海盗的大部分财宝仍然长眠于海底。
在海盗的黄金时代,海盗的活动范围就像欧洲的航海家一样,遍布全球,他们盯着财宝,哪里有装满大批的财宝,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当时首屈一指的海盗活动地带就是加勒比海。16世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因此,富有的西班牙船队是加勒比海盗们抢劫的首要目标。
西班牙对南美洲殖民财富的掠夺采用了最野蛮的方式,一船又一船的金银财宝运回欧洲。 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但是,这依然无法抵挡海盗们对他们的骚扰。
著名海盗”贪婪恶龙”德雷克曾抢劫了一艘西班牙商船,银币多得几乎拿不完。西班牙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在各港口城市大量修筑堡垒严防海盗,工事遍及波多黎各、伊斯帕尼奥拉岛、古巴、墨西哥、洪都拉斯、巴拿马和佛罗里达。修筑港口要塞代价高昂,但西班牙实在是被逼急了,别无良策。
考古学家认为,这表明,当时加勒比海海盗日益增多,西班牙政府对此感到非常害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班牙不是在和法英,而是和海盗作战。西班牙人有钱,被海盗盯上了。”
当然,海盗猖獗的背后是英国正与西班牙的竞争。尽管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西班牙仍旧是英国在海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英国鼓励武装民船政策,企图利用海盗来骚扰甚至切断西班牙的商业线。
在加勒比海之外,印度洋是海盗们另一个活动地带,因为当时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每年都要带着大批财宝去阿拉伯的麦加朝圣。这就成为了
古代海盗的活动区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加勒比海周围,另一个就是印度洋,前者是由于富饶的美洲大陆的吸引,而后者则是为了夺取波斯和印度的珍宝。
在世人眼里,东方永远是神秘的,因而也是最具有诱惑力的,千百年来吸引大批冒险家和亡命之徒涌向神话般的东方。事实上,在东方海洋上,海盗们的抢劫活动也由来已久了。在阿拉伯海上,一直就有印度土著海盗驾驶着武装得很好的船只在游弋,伺机下手。到十七世纪初,那里又出现了来自欧洲的海盗。
最早来到这个地区的欧洲海盗是英国人,早期的英国海盗受到皇家的支持,他们曾得到过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特别许可,准许他们”从好望角到中国和日本,包括红海、波斯湾和科罗曼德尔沿海一带”进行抢劫。1600年,英国女王支持成立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公司的股东中也有贵族,他们亲切地称该公司为”Old Lady”(“老夫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又成立了一个与东印度进行贸易的公司,从而打破了”01d Lady”的垄断地位。后来贵族与资产阶级达成协议,把两个公司合并。
在红海和印度洋活动的海盗对欧洲贸易公司了解得非常清楚,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抢劫这些公司满载货物的东印度商船。除此之外,当时执政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商船也是海盗们垂涎的猎取对象。尽管海盗们对这些”异教徒”穆斯林了解和知道得很少,但知道他们的船上有时装载着多得惊人的珠宝和金银。这些穆斯林的船,满载着财宝和朝圣者,定期往来于印度莫卧儿帝国和阿拉伯圣城麦加之间。
这时,没有哪个君王的财富,可以和莫卧儿大帝相比。贾哈国王富丽堂皇的孔雀御座,满饰着红宝石、石榴石、钻石、珍珠和翡翠,宝座上面的华盖嵌满了珠宝。这些珠宝只不过是莫卧儿国王财富的一小部分。由于这时的莫卧儿帝国力量的衰落,海上防卫力量薄弱,莫卧儿舰队成了海盗抢劫的对象。
当时的欧洲海盗把马达加斯加作为前头堡。这里是一个理想的出击基地,它坐落在印度洋西南,离非洲东海岸二百五十海里,离红海也很近,非常便于出击。富饶的马达加斯加岛成了真正的海盗王国。许多商人(其中大多数是洗手不干的海盗)通过给这帮匪徒提供日常必需品,从中大发其财。有几个人权势之大使他们就此成了岛上的统治者,管辖着岛上大片土地,拥有成百上千唯命是听的奴隶和臣民。
正如英国作家D.博挺所言:海盗黄金时代前后延续不过几十年,可是,那些昙花一现的海盗罪恶人才,其蔑视规则的肆意风格和雄姿,在西方历史上,特别是人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痕。海盗以其冒险而勇敢的作为,引起了生活在各种制度、规定下的普通人灵魂深处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形成共鸣:摆脱社会控制的幻想,对于美好明天的渴望,对于打破庸常生活而迅速致富的梦想,这深深的影响着普通人受压抑的心灵。但是,海盗的黄金时代却在历史的天空很快烟消云散了。
18世纪,从英国开始迎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各国海军实力大大加强,有能力担负起一支强大的海军,他们维护人类文明水准的责任感更强了,海岸巡逻、商船护卫更加严密,加以主动的剿灭,海盗们的苦日子迅速将临。
而且,1713 英西战争结束,英国完全取得霸权,英帝国已在加勒比海确立了自己的利益范围,需要秩序和安定,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现在要清理海盗了。影片《加勒比海盗》里皇家海军镇压海盗的故事,显然发生在海盗的用处已经不如危害大的历史背景下。到18世纪初,加勒比海盗就在英国海军的严打下星流云散了。
当然,海盗是无法完全消灭的。但是,当海盗的黄金时代结束后,此后的海盗不过是个别的海上抢劫事件,像流行病一样的海岛泛滥时代结束了。而且,此后的海盗再也没有以前海盗那样的风采。如果以前的海盗是野兽,那么后来的海盗只是苍蝇,饥不择食。所以,海盗黄金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古典海盗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沉船
1960年,考古学家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的水下挖掘是世界上首次开展水下考古,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诞生。当时,考古学家是为了挖掘一艘后青铜时代的沉船。水下考古学的先驱者、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乔治-巴斯领导了一支潜水队潜入水中发现了该艘沉船,并在其中发现了青铜器和锡制物品,还有船员的一些私人物品。私人物品表明,这些船员分别来自埃及、塞浦路斯和叙利亚。考古学家将这些私人物品与埃及艺术品和在叙利亚出土的陶制品分别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这艘船只的主人应该是早期的腓尼基人。在得出这些考古结论之前,一些学者曾认为美锡尼人主导着后青铜时代的海上贸易,而腓尼基人直到铁器时代才出现于海上。格里多亚角沉船上的考古发现则让考古学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后青铜时代地中海地区海上贸易的历史。
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闪美特人,又称闪族人。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腓尼基城邦的繁荣时期。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
由于腓尼基人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波云海之中,有关他们的记载都出自曾经吃过腓尼基人苦头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之手。所以,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腓尼基人很不全面。据说,”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意思是”绛紫色的国度”,原因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特产是紫红色染料。腓尼基人强迫奴隶潜入海底采取海蚌,从中提取鲜艳而牢固的颜料,然后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运销地中海各国。
腓尼基人是怎样崛起的,来自何方,今天的人们一概不知。在今天能见到的史书上最早见到腓尼基人,他们早已经是在地中海东岸被称作”腓尼基海岸”的土地上,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那时候,腓尼基人建立的最大的城市是推罗,有人考证说是今天黎巴嫩的苏尔。推罗的如此的富裕,以致古代的作家们为对它大肆渲染,用了很多美丽的词藻,诸如”街上堆银如堆土,堆金如堆沙”,等等。不过,腓尼基人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每个腓尼基城市都是一个国家,居民们推选自己的国王,崇敬自己的保护神。腓尼基人非常精明,由于背靠高耸的黎巴嫩山,他们只能向浩瀚的大海求生存,没有发展农业的条件,他们就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是高明的手工业艺腓尼基人的饰物人,也是远走四方的商人。他们不仅贩卖自己制作的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玻璃花瓶、珠宝饰物、金属器皿和武器等等,更销售来自各个地方的特产:有来自远东和印度的谷物、酒类、纺织品、地毯和宝石,有来自黑海沿岸的铅、黄金和铁,有塞浦路斯的铜、柏树和玉米,也有希腊的各种工艺品。此外,西西里岛的酒和油,巴利阿里群岛的酒和科西嘉的蜡,从非洲内地带回的象牙和奴隶,从西班牙带回的金银,甚至还有来自不列颠的锡,所有这些都汇集到了腓尼基人手里,经他们手再卖出去。随着商业的发达,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站或殖民地,这些商站都成了当地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很多商站后来成了著名的商业城市,如今天法国的马赛,有些城市当年还是强大的城邦国家,非洲北部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是它最大的殖民地。曾经一度让罗马人胆颤心惊。
航海
腓尼基人不但是精明的商人,更是勇敢的航海家,他们踏波地中海,还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经常出没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今天,直布罗陀海峡的两个坐标就是用腓尼基的神来命名腓尼基海船的,被称为”美尔卡尔塔”。据说,腓尼基人驾驶有船只向北到达过今天法国的大西洋海岸,到达不列颠,向南甚至远至好望角,他们经常同西非的黑人进行交易,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中对此作过记载:腓尼基人在海滩上卸下货物后,返回船上,升起一缕黑烟作信号,黑人看到后,来到海滩上,在货物旁放上一些金子,然后躲进树林。腓尼基人上岸,见金子数量满意,就收起金子离开,不满意就回船上等,直到黑人增加的金子使他们满意为至。当然,腓尼基人最大的贡献还是他们使用的文字--腓尼基字母,他们出于实用的需要,去掉了象形文字和契形文字优美的外观,从中抽取了一些简单的符号,组成了22个字母,这就是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今天欧洲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公元前8世纪以后,腓尼基相继附属于亚述、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诸国。
腓尼基(Phoenicians )是古代地中海世界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位于利万特海岸中部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尔,长约320公里。公元前12世纪初,腓尼基达到极盛时期。
公元前9~前7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参加叙利亚各国反对亚述的同盟,均告失败。公元前6~前4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先后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第五行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在推罗遇到顽强抵抗。此后,腓尼基人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据说,”腓尼基”是古代希腊语,意思是”紫红色的国度”。
原来在当时的埃及、巴比伦、赫梯以及希腊的贵族和僧侣,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退去。他们都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退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所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叫做”紫红色的人”,即腓尼基人。
称霸
距今约三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可以说是出色的经济动物
腓尼基人非常精明。随着商业的发达,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站或殖民地,这些商站都成了当地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很多商站后来成了著名的商业城市,如今天法国的马赛。腓尼基人建立的最大的城市是推罗,有人考证说是今天黎巴嫩的苏尔。不过,腓尼基人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每个腓尼基城市都是一个国家,居民们推选自己的国王,崇敬自己的保护神。
腓尼基人最著名的事迹,是发达的海上贸易和殖民事业。腓尼基人的商船自埃及第六王朝起就已遍布地中海,在埃及国势鼎盛之时受其约束,到了公元前一千两百年左右埃及的力量式微,腓尼基遂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灭亡
但是庞大的财富与微小的国土,也引起地中海对岸强大帝国的觊觎。先是亚述帝国,后来是巴比伦王国,最后是罗马帝国,个个想办法压榨腓尼基人。后来他们再退到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建立了迦太基国,仍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后来罗马对他们开始了第三次Punic战争。最后迦太基终于灭亡。
迦太基陷落后,燃烧的火焰持续了17天,烧完之后,灰烬有一米深。罗马军铲开这些灰烬,撒盐在上面,这是为了使迦太基不再复活的诅咒。就这样,迦太基整个从地球上消失了。
腓尼基人曾经掌控地中海地区的海洋贸易长达3000年之久,但除此之外,我们对这支神秘民族的了解却非常有限。如今,DNA检验与最近的考古发现都有所斩获,即将为我们解开一道古老的谜题:腓尼基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为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赠? 2004年10月,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赞助的牛津大学人类基因专家斯宾塞-威尔斯和黎巴嫩人类基因专家皮埃尔-札卢亚用基因法寻找腓尼基人的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 结论:黎巴嫩人与腓尼基人最接近
威尔斯和扎罗伊希望通过基因的方法找回”海人”和迦南人、迦太基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沿着地中海海岸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当地人的血样,带回实验室去分析。他们解释说,人的DNA中有X、Y两条长链,Y链能够反映来自父系的信息,此外DNA中还有短链,短链产生突变比较容易,也来得快。长链则能保持稳定而缓慢的变化,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把基因中的这条长链当做一架反映父系家族的时钟。腓尼基人的原始基因参照来自黎巴嫩Raskifa的一个山洞,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多具4000多年前的腓尼基人遗骸,此外还参照了在土耳其发现的腓尼基人遗骸,和来自其他地方的腓尼基人遗骸。 威尔斯和扎罗伊解释说,不同的父系来源有不同的编号,基因编号为M172的人,其的祖先12000年前来自中东,M89的人的祖先45000年前来自非洲。在腓尼基人到达迦太基以前,当地人应该主要是M96基因,他们的祖先来自北非和西非。
2007年10月公布的结果是:在2000个血样中,172个有马其顿血统、98个有摩洛哥血统……由于黎巴嫩人属于老地中海人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黎巴嫩人与伊比利亚人,包括巴斯克人,北非人,意大利人,法国人等等具有相同的基因标志。实际上是同一种人。他们的结论是,古代的腓尼基人与今天的黎巴嫩人遗传特征最接近,也就是说,腓尼基人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黎巴嫩人,而”海人”则还是一个谜。
传说中,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海人”就出现在迦南--尽管学者对”海人”的来源和存在其说不一:有的认为”海人”可能来自希腊,也有的质疑”海人”的存在。然而更多的记录显示迦南社会在”海人”的影响下迅速走向海上贸易之路,他们很快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关系。木材、羊皮纸、贵重金属、钢铁、橄榄油、丝绸、染料是他们当时的主要货物。
贸易中心
随着贸易的发展,迦南人口也不断扩充,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今天的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一带出现了三座服务于航海的港口城市:比布鲁斯、赛伊达、蒂尔。这三座城都有发达的码头、泊位、船闸和配套的仓库。
蒂尔是其中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比布鲁斯则更注重文化,那里进口的货物有来自埃及和希腊的羊皮纸,羊皮纸是迦南人用来记录重要事项的用品。考古学家认为,比布鲁斯(Byblos)是圣经一词的词源,相信与书籍有关,人类最早的书籍大概是在这里出现的。当时文化发展的水平,已被考古学家们从一具出土的石棺中所证实: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的时候,迦南人已经发明了22个字母,这些字母是今天26个英文字母的源头。
在希腊文中,迦南被称作”腓尼基”,腓尼基这个名字也就这样被很多人沿用至今,倒是”迦南”似乎被淡忘了。直到公元前1100年,整个地中海都是腓尼基人的天下,是他们将当时最鼎盛的巴比伦文明和亚述亚文明通过海上传到了希腊,但是由于腓尼基人的文字大多记录在羊皮卷上,这些羊皮卷早已在漫漫的历史长夜中,被氧化得无影无踪。
考古成果
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并沿西班牙海岸航行。
现在,只有出土的文物才能说明真相,好在经过很多国家考古专家的研究和发现,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当时的真相了:从1998年就开始考古发掘的黎巴嫩考古学家克劳蒂-萨哈尔(Claud Doumet Serhal),最近在赛伊达一个遗址发现的兵器经过同位素测试证实:它们的冶炼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950年,铁矿石的产地并不在黎巴嫩,而是在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地。这说明海上运输那时已经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久前,西班牙国家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在腓尼基人的一个海外殖民地迦太基(今天的突尼斯)的一处海湾发现了腓尼基沉船的木块,这些木块显示:木制的船只由于有复杂的榫头固定,结构相当牢固,船身有八九米长。能够承载矿石一类的重货,为了防止矿石损坏船身,腓尼基人用一些小树枝垫在船舱里。腓尼基人的锚很有意思,是一个里面灌满铅的木锚,此外,那时腓尼基人就开始使用驳船从大船上卸货。
虽然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殖民地--公元前1800年整个西班牙南部沿岸几乎都有腓尼基人的群落,但是他们并没有向内陆迁移,他们的兴趣只在海上。现在,有的考古学家提出,在公元前1100年前后,腓尼基人的船只可能已经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大西洋,然后或沿着西班牙海岸航行,或沿着非洲西岸航行。西班牙考古学家弗朗西斯科-吉利斯(Francisco Giles)是持这种观点中的一位。他的一个证据是在西班牙安大路西亚沿岸一座高山上的一幅壁画,这幅创作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壁画中船的形状,极具腓尼基人船只的特征。他估计很可能是当地土著人第一次看到这种船只时很惊讶,就把它们画在岩石上了。
第六章乌鲁布伦沉船
在土耳其格里多亚角向西40英里(约合64.4公里)的乌鲁布伦海岸附近,考古学家也取得了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1984年,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一艘沉船,这艘沉船中汇集了大量的后青铜时代物品。这也是在地中海地区所取得的关于后青铜时代的最大考古发现。船上的货物包括乌木制品、河马牙、象牙、玻璃以及不计其数的琥珀和珠宝饰品。此外,还有青铜器、金银器、铜锭、锡锭等金属制品。可以说整艘船只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根据相关证据,考古学家认为这艘船只应该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306年,这艘船当时可能正准备从塞浦路斯出发。美国航海考古学会的考古学家从1984年到1994年一直在乌鲁布伦地区对该沉船进行水下探索。
青铜时代
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 4.7倍,性能良好。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期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铜器,欧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铜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铜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将近公元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
在青铜器时代,世界上青铜铸造业形成几个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时都是奴隶制国家繁荣的时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便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的地区在青铜时代已经产生了文字。
古土耳其文明
在土耳其现代史上,伊兹密尔是一座英雄城,是土耳其重要的旅游城市,市区和郊外古迹众多,举世闻名的有:埃菲斯希腊古城遗址、圣母玛利亚最后的隐居地等。此外,塞尔柱古城遗址近年来已引起突厥史专家们的关注。伊兹密尔的绮丽风光每年吸引数百万外国游客到此观光度假。青山碧水映衬着棕榈树下宽阔的海滨大道,爱琴海泛起微澜,拍打着长长的海堤,凤尾、银箭等鱼类频频跃出水面,一群群海鸥飞掠于浪花之间,水天相接,景色美不胜收。伊兹密尔半岛西端的切什麦海滨和市区以南60公里处的鸟岛,均系地中海”蓝色之旅”的著名景点。
伊兹密尔古称士麦那(Smyrna),为爱琴海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因风光秀美,”士麦那”在古希腊文学家卢西奥诺斯(Lucionus)和古罗马雄辩家普林尼(Plinius)的眼中成为美丽和光明的代名词。考古发掘表明,该城的最早定居者是希腊人,由伊奥尼亚人建立,后被爱奥尼亚人夺取。公元前1500年,伊兹密尔被赫梯帝国统治。公元前1000年,城市发展进入第一个鼎盛期,据信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定居于此。从11世纪至15世纪初,伊兹密尔饱经战争蹂躏,包括拜占庭帝国的反扑,十字军劫掠,威尼斯军队入侵,帖木尔蒙古骑兵进攻等。1415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迈赫麦特-切莱比率军夺取伊兹密尔,该城被置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直至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覆灭。
接下来看看古西台的渊源,话说在西亚漫无边际的沙漠尽头,两条微微闪光的大河蜿蜒奔流其间,相交汇入大海,这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它们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干旱和沙漠地区,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古希腊人把这里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圣经《旧约》称作”天堂”。就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也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们很早就有了文字,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人类早期文字中,是发展得比较完备的一种。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们用一种形状更简单的文字取代了绘画文字。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字在不同时代书写不同的语言,并传播到周围的民族。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苏美尔人丰富的谚语有少数被记录在泥板文书上,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也因此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特别引起后人的兴趣。曾经有人发现,基督教《圣经-旧约》中的一些故事的渊源就在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也促成了人们在建筑上的伟大成绩,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幼发拉底(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 50里外左右。这便是西台帝国皇太后纳克尔的故乡--巴比伦古国。空中花园当然不是真的在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据说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的故乡而建。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除此之外,两河流域的文明也造就了法律的产生--公元前1750年的汉莫拉比法典。这部刻在石碑上的法典仍然原封未动的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中。石碑顶端是矗立于太阳神,同时也是公正之神沙玛什面前的国王。法典的详细内容就位于图画的下面。法律条款涵盖了,侵犯他人和财产;关于土地,贸易,费用,服务和家庭的纠纷;其中某些处罚条款以现代的标准看来都是过于苛刻的,但是整部法典则描绘了一幅井然有序的社会图景。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并以他命名这一天,其顺序是:
星期日(太阳神) 、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不过,当时的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准确的。
西台文明发现始末
1834年,一位法国建筑师兼文物古董在土耳其的偶然发现,打开了古赫梯文明的秘密大门。面对这个在3000年前就已消失的民族,我们仍对他们知之甚少。每一寸沙上下都可能埋藏着文明的基因。
查里-特克思尔(1807~1871)于1834年到了安纳托利亚,这是爱琴海东边一个很大的半岛,当初罗马人称之为小亚细亚,今天为土耳其的领土。安纳托利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交通要道之一。它的东边是亚洲,西边是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南边是美索不达米亚,北边是俄国的大草原。几个世纪以来,军队的铁甲在安纳托利亚平原上南征北战,商旅的队列在这里横贯东西,世界在这里汇合,文化在这里交融。
在安纳托利亚这片土地上,罗马人曾建立起过殖民地;在罗马人之前,希腊和波斯军队曾在此地兵戎相见。特克思尔和他的同辈对于安纳托利亚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特克思尔丝毫不曾想到过他对此地的探察会触及到一个更古老的文化的线索。
特克思尔来土耳其的目的是寻找希腊和罗马历史里那些曾经有过记载的地方。他希望在安纳托利亚找到原来罗马人建立的一个被称为汰纹的居民点。最终在安纳托利亚的北部中心地区,一个叫巴卡科依的小村--今天改名为波卡归的地方,特克思尔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山边,找到了传说中的废墟,其规模和宏伟远远超过特克思尔的预期。古城废墟的城墙大约圈地300英亩,部份古城墙仍然挺立着,有两条非常宽大的马路,一条有一对石狮守卫,另一条路旁守候着一个石刻的狮身人面像。
村民告诉特克思尔附近还有另外的废墟遗址,并带领他沿着一条山道朝东北方向走去,一个小时后,特克思尔望见前方隐约出现了高大的石灰岩山头;再靠近些,他发现石灰岩山头上出现深深的天然裂缝,沿着这些裂缝进去,里面竟是巨大的房屋。特克思尔发现高大的石墙上刻画着几十个男男女女的图像,看上去像是国王和王后,以及仙子和仙女。村民们告诉特克思尔,他们把这个地方称之为亚塞尼卡亚,意思是”有雕刻的岩石”。
特克思尔茫然了,难道他已经找到了汰纹,他否定了这种想法,因为巴卡科依和亚寒尼亚卡雕刻的风格,以及废墟规模的宏大粗犷使知识渊博的特克思尔确信眼前的废墟遗址决不会是罗马人留下的。后来特克思尔认定可能是浦特利亚,因为古代历史学家赫诺和塔斯曾经提到在安纳托利亚有这么一个城市。根据赫诺和塔斯的说法,浦特利亚在公元前547年毁于战火之中。在特克思尔去世许多年后,考古学家们才发现巴卡科依和亚塞尼卡亚的历史远比公元前547年来得悠久。为了解开这个由特克思尔找到的废墟之谜,几位科学工作者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岁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搜集了所有可以找到的有关于古世界的线索,最终获得了成功。
第二位目击了特克思尔废墟的是英国皇家地质学会成员威廉-汉米尔顿先生,他来土耳其旅行己有多次了。他于1840年对亚塞尼卡亚的雕刻画进行了素描,并对安纳托利亚高地上存在的废墟遗址的数量大为感慨。然而汉米尔顿坚信这些遗迹只可能是希腊人或罗马人留下的;由于他对安纳托利亚人很瞧不上眼,因此他不相信在这片土地上还会有伟大的文明崛起和繁荣过。可究竟是谁在巴卡科依和亚塞尼亚卡创建了这些建筑并雕刻下了壁画呢,当时仍然是一个谜,而谜底的解开仍然有待时日。1872年,有关的线索开始浮出水面--一位名叫威廉-莱特的爱尔兰传教士从贝克哈特60年前就旅行过的叙利亚城哈马得到五块带有雕刻的石头。
莱特期望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们帮助破译石块上刻下的符号。莱特本人并不懂这些符号,但他认为它们可能是一个被称之为赫梯人的神秘民族雕刻上去的,《圣经-旧约全书》中有好几处提到过赫梯人,但仅此而已,赫梯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它任何痕迹,以至于有的学者怀疑历史上这个民族是否其真正地存在过。
1879年,一位名叫阿其波尔德-舍斯的英国学者把特克思尔曾经在巴卡科依和亚塞尼亚卡拍下的照片和哈马石头的照片做了比较,舍斯发现两处照片上的符号有相同之处,这就显示了同一文明从安纳托利亚中北部迁移到了位于几百英里以南的叙利亚。与此同。其他一些研究亚述和埃及文明的科学家从文献中找到些有关汉梯人文明的一些线索。舍斯认为这些汉梯人可能是《圣经》里提到的赫梯人,并进一步推断说他们可能就是在巴卡科依附近修建山顶城堡的民族。尽管有了这种推断,赫梯人的历史仍然是混沌一片,他们的文明真相仍然未能大白于天下。
最终,打开赫梯人秘密大门的钥匙不是在土耳其被找到,而是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埃及被发现。1887年,在埃及一个叫阿玛拉的村子里发现了许多记有楔形文字的陶碑;这一可贵的发现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埃及的历史,而且也大大促进了对赫梯文明的了解。
阿玛拉村发现的陶碑是公元前14世纪统治埃及的法老阿克亨利宫庭的记录。这些文字中有许多处提到过汉梯人,即赫梯人。几乎所有的这些陶碑都用 “阿卡汀”,一种19世纪学者都很了解的楔形文字所写成,然而其中的两块陶碑却是用一种没人知道的文字所写成,这可让研究这些陶碑的语言学家和历史语言比较学家大伤脑筋。
1893年,一位名叫欧内斯特-强塔的法国人类学家在巴卡科依进行了一系列考古挖掘工作。他发现了两块陶碑,上面刻的楔形文字跟阿玛拉发现的那两块陶碑上无法破译的楔形文字相同,他的这一发现确实将古埃及文明与在巴卡科依修建城堡的那个文明联系起来了。于是科学工作者们开始提出有关赫梯人的理论,特别是当新破译出的公元前15至12世纪埃及的文献中提到了这个神秘的民族之后,有关于赫梯人的假设更如雨后春笋。
到了1905年,巴卡科依发现的陶碑中的一块被送到一个名叫雨果-温克勒的学者那里,这是一位在德国柏林大学里专门从事巴比伦和亚述楔形文字研究的专家。温克勒决心要解开这无人知晓的文字的秘密,他猜想这可能就是赫梯人的语言。他得到了塞尔多尔-马克利蒂,一位供职于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博物馆的土耳其官员的帮助,于1906年开始了在巴卡科依的考古挖掘工作。
考古学家从地质学家那里得到启示,意识到地层学能帮助他们确立所挖掘文物的年代,其道理很简单:埋藏得深的年代久远,埋藏得浅的更接近于现代。地层学是一个极为有用的工具,但非常需要时间和耐心:挖掘者必须非常小心,在进展到下一层土壤之前,他必须记录下每一件文物发现的详细地点,但是温克勒却坐在树荫下,付钱给村民们,由他们去随意挖掘。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陶碑,至于怎么去得到它们,那可就不在他的兴趣范围之内了。
尽管他的挖掘方法粗糙又不顾及后果,温克勒发掘的结果却也令人振奋。他即刻意识到了挖到的陶碑属于不同的两类:有些是用巴比伦文字写的,他很容易就读懂了;而另一些是用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文字写成的。很明显,巴卡科依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已消失文明的重镇,但究竟是不是赫梯人的文明呢?
1906年8月20日,温克勒终于找到了答案,一位挖掘者交给他一块刻有巴比伦楔形文字的陶碑。那位挖掘工人交给温克勒的陶碑是今天所有考古工作者都熟悉的一篇重要文献的一个副本,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王哈图西里于公元前1270年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该协议的另一个副本是用埃及象形文字刻画在埃及卡纳克的一个神庙的墙上。现在温克勒面对的是该协议的另一个副本。这等重要的文件一般保存在有关国家官方的档案馆里,这就意味着巴卡科依肯定就是人们长期找寻的赫梯人首都(即现今的安卡拉),以及在他之前的舍斯的假设被证实了,赫梯人那不易捉摸的历史最终被确定下来一一就在土耳其这块土地上。直到1912年温克勒逝世之前,他和马克利蒂一直在巴卡科依废墟遗址上挖掘陶碑。他一共发现了一万块陶碑或它们的碎片,然而他却没能如愿地破译赫梯人的语言。破译赫梯人语言这一荣耀最终归属于一位叫贝德里奇-霍罗尼的捷克学者,他于1915年宣称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霍罗尼认识到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到了本世纪4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赫梯人文字的所有形式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把握。
就在温克勒逝世的1912年之前,另一支德国的考古队也在巴卡科依开始了工作,他们测量绘制古城的城墙、庙宇和宫殿,这一工作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而有所中断,从本世纪50年代起,巴卡科依地区的考古工作得以恢复,考古队主要由德国和土耳其科学家组成。他们的发现将陶碑的总数增到25,000件块,这中间包括了德国考古学家彼德-涅夫于1990年至1991年间在一个赫梯皇室档案馆发现的3000多块。虽然赫梯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了自己的座标,但是他们文明的起源、帝国的发展以及最终的命运,这一切仍有待于科学家们去发现。
在赫梯文明出现之前,安纳托利亚高地上就有人定居过。考古学家们现在了解到土耳其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之前的几千年。安纳托利亚高地上的废墟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远古文明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更早。
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文明不断地兴起,又不断地颓败;这些早期的安纳托利亚文化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公元前1950年,巴卡科依废墟遗址上就已经矗立起城堡和定居点了,他的居民称之为汉梯息,意为汉梯人的土地。
公元前18世纪晚期,汉梯人和另一支迁徙而来的好战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汉梯息在战火中被毁灭,现代考古学家仍然不大清楚新来的民族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他们是突然大举迁徙而来,还是一批一批,积少成多的。反正他们中的一支突然向汉梯人发难,将汉梯息夷为平地;他们的领袖诅咒那些还胆敢在这块土地上定居的人们,然而一个世纪的时间不到,新来人民族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汉梯息,并重新命名为汉梯沙,使它成为自己的首府。这个部落的领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汉梯沙里,意为”汉梯沙的国王”,由此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就是赫梯王国的开始。他的臣民被称为赫梯人。这是一个罕见的事例,即征服者采用了被征服者的名字来奠基立国。与最初的汉梯人不同,赫梯人喜爱征战,他们很快将自己的国王扩展到了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大部份地区,现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他们留下的废墟遗址。赫梯人的军事扩张冒险远不止于这一地区,公元前16世纪中叶,一个赫梯国王先征服了安纳托利亚以南的叙利亚,后又带领军队南下500英里,想征服巴比伦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首府。由于安纳托利亚后方出现内讧,赫梯军队才迅速回撤,回到家园中。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赫梯人与埃及人之间不断地打打和和:他们之间不时有战争发生,但皇室也有通婚。公元前1246年,国王汉梯沙里三世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后来发现于埃及卡纳克庙宇墙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绘了当时埃及法老与赫梯公主的结合。
为了保卫安纳托利亚的家园和对外进行扩张,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汉梯沙城堡里出土过高质量的铁制工具、武器和盔甲。然而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汉梯沙的心脏是一个建于山丘上的城堡,由于两面有陡峭的峭崖保护,确实易守难攻。赫梯人在城堡的另外两面修筑了又厚又高的斜墙来防范来敌,城堡同时也是皇室的驻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支由考古学家柯特-比特尔率领的德国考古队在城堡的北角发现了国王和王后的寝官。城堡同时也是王国的档案文件保存地,大多数的陶碑都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公元前1400年后的一段时期里,由于修建了一道蜿蜒曲折,长达4英里长的城墙,汉梯沙从几个方向大大扩展了自己的面积,亚塞尼亚卡发现的一个庙宇和墙雕也是大约在那个时代兴建的。赫梯人的社会被严格地分成了几个等级,最上层的自然是国王和王后了。然而,王室的权力并非至高元上,他们的行为由一个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来监督。王室之下是贵族阶层;这一阶层下面是将军和朝廷的官吏;再往下则是商人和手工艺者,诸如铁匠和陶匠;他们之下则是那些耕种小麦、大麦、经营蜂蜜和果树,为城堡提供食粮的农民;处于最下层的是奴隶,所有这一切都由一个已形成文字,又极为详尽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该条文对谋杀、强奸、叛国和其它罪行的惩罚做了详细的规定。
如果说赫梯人的法律相当严厉,那它也非常公正,反映了社会问的一种平衡。诸如酷刑一类的野蛮惩罚为法律所不容,取而代之的是让大多数的罪犯向他们的受害人提供某一种形式的赔偿。例如,一个谋杀犯必须向受害者家属提供巨额赔偿。与那一时期出现的其它文明一样,赫梯人也蓄用奴隶,通常都是捕获来的战俘。但是在赫梯社会里,奴隶也享有某些权力,他们被允许拥有财产和赎买自身的自由。
在赫梯王国里,妇女享有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妇女所享受不到的权力和自由。赫梯法律充许妇女和男子一样拥有职业;皇家的文件和国宝显示国王和王后共享大权,赫梯王朝的某一时期,曾有王后单独临朝统治的记载。赫梯人信奉神祗,但与历史上其它文明不同的是他们也容忍别的宗教信仰。他们被称之为”万神的民众”,因为他们允许信仰叙利亚、巴比伦和其它国家的神,并把这些神请迸了自己修建起的万神殿里。考古学家在汉梯沙废墟遗址上找到过31座神庙的遗址,其中最宏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被称之为大殿。它占地5英亩左右,是一座建筑复杂,四通八达的庙宇,可能曾经拥有200多名僧侣、神职人员、乐师以及其他供奉神祗的人。考古学家们曾于1962在大殿的一间贮藏室里发现一块陶碑,其文字显示此庙宇是为供奉风雨雷电之神和太阳女神而修建的。他们是赫梯人供奉的最高神明。在赫梯王国最后的几个世纪里,赫梯的国王也被认可为众神之一。赫梯文明繁荣了5个多世纪,但到了公元前1200年,灾难降临了。科学家们已找到证据证明大约在不长的几年时间内,汉梯沙和其它许多赫梯城市就被夷为平地。虽然说赫梯王朝的覆灭来得迅猛而突然,但致使它遭此灭亡的各种条件因素却已孕育了好几十年。长达一个世纪,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干旱,一系列的庄稼歉收,似乎严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国的实力,学者们相信长时期的旱灾给整个地区带来了不安和骚动,人民开始迁徙,寻找好一些的生活环境。于是,自身臣民的不稳定,再加上北部迁徙而来的掳掠性游牧部落和西部入侵民族的合力,把赫梯王国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到了公元前1150年,赫梯王国已经彻底地不复存在。那些在城市毁灭时幸存的赫梯人四散奔逃,在许多年之后最终为别的民族所同化,然而赫梯文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在赫梯王国覆灭200年以后,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和叙利亚北部又崛起一系列小的王国。考古学家们相信这些王国的人民不会是赫梯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赫梯人的语言,承借了赫梯人的一些宗教和风俗习惯。学者们把这些王国称之为新赫梯人。
在叙利亚,新赫梯人建立起了城邦,并持续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正是这些叙利亚新赫梯人雕刻了后来威廉-莱特在哈马找到的石头;而《圣经》里提到的也正是这些新赫梯人。哈马石头和《圣经》上得到的零散信息仅是第一手线索中的一部份,这些线索帮助现代学者解开了赫梯文明之谜,即当年查里-特克思尔在土耳其岩石山上找到的废墟遗址。
第七章斯库尔德勒夫沉船
11世纪晚期,由于担心挪威人会从海上入侵,丹麦人决定加强对首都罗斯基勒的防御。他们专门将自己的五艘船只击沉于罗斯基勒海湾,将这些沉船当作水下障碍以阻止挪威人的船只。沉船地点大约距离罗斯基勒市12英里(约合19.3公里),位于斯库尔德勒夫小镇附近。从17世纪以后,渔民和潜水员经常会在海中发现这些沉船的碎片。
1962年时,丹麦国家博物馆考古学家对沉船地点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将这些船只命名为”斯库尔德勒夫”船。在这些船只中,有两艘是商船,由松木和橡木建造。这种船上通常有5到8名船员,主要用于运送皮毛、木材和鱼类等货物以及奴隶。还有两艘是战舰,这些战舰都是瘦长型。第五艘 “斯库尔德勒夫”船则是一艘由松木和橡木打造的捕鲸船。如今所有五艘”斯库尔德勒夫”船都陈列于罗斯基勒海盗船博物馆。
古代欧洲(特别是北欧),海盗是个重要的社会角色。于公元 985 年形成统一王国的丹麦,公元 8 ~ 12 世纪为强盛的海盗时期,曾征服现英国、挪威、法国莱茵河畔等地区。 14 世纪走向强盛,并于 1397 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疆土包括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以及芬兰的一部分。 15 世纪末开始衰落。 1523 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 1814 年将挪威割予瑞典。
时至今日,北欧的老百姓仍然对海盗津津乐道。在丹麦,你处处都能觉察到”海盗”的影子,旅行社广而告之的是”海盗古迹之旅”;大饭店菜单上的招牌菜式竟是”海盗餐”。听说距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西部三十公里的罗斯基列城有一座海盗博物馆,我们慕名而往。乘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再步行相当一段路程,好不容易才在罗斯基列城的海滩边找到海盗博物馆。售票处给我们每人一份简介,说明这里展示的是从海底捞起的五艘海盗船。它们约有一千年历史了。当年的居民为了守备城市,防止海盗肆虐,便将海盗船愉偷地沉入港湾内。如今,我们看见的五艘海盗船,经过年复一年的波涛冲击、海浪侵蚀,已经只剩骸骨了,可是,即使如此,丹麦人还是把它们看作宝贝,尽量修补展出。虽然,在博物馆中,我们未能感受到古代北欧海盗横行时的贼船气焰,但现代丹麦人对海盗古迹的珍视却给予我们深刻的印象。
其实,爱护海盗古迹的国家又何止丹麦!我们在挪威参观了一个较之前者更充实得多的”海盗船博物馆”,据说,那是很受人们欢迎的观光胜地呢!
与丹麦罗斯基列所展出的海盗船不同,这些海盗船是从大地深处被发掘出来,而不是从大海深处被打捞上来的。它们都是近百年间先后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峡湾附近的坟场出土的,一共三艘。这些船在未入土前曾经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一世纪之间,在大海大洋上叱咤风云,猖撅一时。现在,馆内展出的除了海盗船以外,还有许多关于海盗的资料,让参观者对”海盗文化”可以有一番粗浅的探索。
三艘出土的海盗船紧紧吸引我们的目光。我们逐一拍照并阅读框架里的说明文字。原来,最大的一艘海盗船”科克斯塔德号”,建造于公元八五0年至九00年,据推测该船为强有力的海盗头目所拥用。船长达二十四米,船的龙骨是以一整块坚牢的栎木造成的,耐用可靠。船的两侧共设有六十四个圆形的盾牌,科克斯塔德号是由三十二个汉子一起划的,能够快速而长久地航行,故当年曾雄霸大西洋。公元一八九三年,当一艘它的复制品航行到了芝加哥世界交易会时,便完全证实了科克斯塔德号有远洋的资格。这艘威风凛凛的海盗船,后来被一位高层男士用作墓葬船,埋于科克斯塔德的一座土丘内,十九世纪十叶被后人发掘出来。
馆内最优雅华丽的海盗船则是女王葬船”奥塞贝利号”。船的主人是九世纪的奥沙女王,因此,船上布置极尽豪华之能事,不论装饰与雕刻,都流露出女性优雅细腻的艺术品味。奥沙女王去世时,此船与她的珍宝及钟爱宠物,一同陪葬于奥塞贝利。
陈列的海盗船中,还有一艘较小的,船名是”杜内号”。那是在科克斯塔德号内发现的,用作墓葬套房的小船。出土时仅存其船底部分了,现仍保持其出土时的模样。
第八章忽必烈舰队
据传说,1281年,忽必烈派出一支由4400艘战舰和10万大军组成的庞大舰队东征日本。面对势不可挡的强大敌人,日本天皇只有向上天寻求解脱。没想到的是,日本天皇的祈祷似乎真的起到效果。忽必烈的整个舰队在一夜之间被”神风”完全摧毁,所有战舰沉入海底,10万大军也葬身鱼腹,忽必烈的东征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20世纪8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Torao Mozai和Kenzo Hayashida分别带领一支考古队在伊万里湾对这一传说进行考古探索,他们从一艘沉船中发现了一些遗迹。根据这些遗迹,考古学家对史实和传说进行了甄别。他们在船中发现了大量的头盔、箭头、锚、铁剑和陶制炸弹等物品,此外还有一些人体的头颅骨。在此之前,一位当地渔民还发现了一位指挥官的青铜印章,上面刻有汉字和蒙古文字。因此,这些物品应该属于忽必烈舰队。通过对物品的分类和分析,考古学家更正了传说中的一些不符事实的说法。考古学家估计,这个舰队应该由数百艘战舰组成,而且是仓促组建,士兵主要由汉人组成。传说中所谓的”神风”有可能就是常见的台风。
自从唐代武宗灭佛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长达4个世纪之久。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企图改变这种状况,使日本与其他政权和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首先向日本政府派遣使者,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以高丽人赵彝等言日本国可通,择可奉使者。三年(公元1267年)八月命兵部侍郎黑的,给虎符,充国信使;礼部侍郎殷弘,给金符,充国信副使,持国书使日本。”
在国书中,忽必烈希望元朝与日本”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可见忽必烈以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如果日本拒绝投降元朝,元朝将用兵日本的意图。国信使黑的等借道高丽,在高丽枢密院副使宋君斐、礼部侍郎金赞等导诏使的陪同下前往日本,但”不至而还。”因为高丽人以汹涌的海洋和恶劣的气候为借口,威胁蒙古使节,迫使他们没有到达日本就返回中国。实际上高丽人劝阻蒙古使者前往日本的真正意图在于:如果元朝出兵日本,必将给高丽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忽必烈非常不满,他立刻给高丽国王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谴责高丽国王作为他的臣民不但不帮助蒙古使节克服困难前往日本,反而劝阻他们返回中国。
在忽必烈的压力下,高丽国王在忽必烈于至元三年(公元1268年)第二次派遣使节去日本时,给予了充分的合作和帮助。这一次蒙古使节顺利地到达日本大宰府。他们按照忽必烈的吩咐希望日本”派遣纳贡使节。”当时日本执政者为镰仓幕府,他们”一方面将此事报告了朝廷,同时拒绝这一要求,并令使者回国。”蒙古使节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于返回的路上掳走日本人塔二郎、弥二郎二人。忽必烈此时因蒙古与南宋战事紧张都无法分出兵力东征日本,因此他仍希望以和平手段压制日本政府就范,从而奴役整个日本大和民族。于是他释放了塔二郎、弥二郎,告诉他们:”尔国朝觐中国,其来尚矣。今朕欲尔国来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于后耳。”并让他们带去给日本国的信。
但仍与前几次一样没有任何回音。后来忽必烈又三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为日本政府拒绝。如公元1270年,蒙古使节第五次到达日本,传达了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贡,蒙古人即将出兵云云。当时18岁的日本执政者北条时宗(1251—1284)”坚决拒绝这一要求,压制了朝廷的妥协态度,下令西国的守护和地头准备防御。”忽必烈闻此讯后,抑制不住五次遣使、五次被拒绝的愤怒与耻辱,他不顾蒙古与南宋激战正酣,下令准备军队、船只、粮饷,向日本发起战争攻势。日本军队也在北条时宗的命令下严阵以待。
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风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立,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为此高丽人、汉人被迫造船、运粮饷,充当士兵,他们深受其害。但忽必烈执意攻取日本,”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虏惊四境而归”。其实元朝军队仅仅在战争开始阶段取得了一些战果。以后则屡战屡败。如井上靖记载:蒙古于”公元1274年10月初,以船舰九百艘、士兵三万三千人占领了对马、壹岐两岛,……继而侵入肥前松浦郡,……使日军处于不利,不得不暂时退却到大宰府附近。……元军虽然赶走了日军,但不在陆地宿营,夜间仍回船舰。当元军回到船舰后,恰遇当夜有暴风雨,元舰沉没二百余只,所余元军撤退,日本才免于难。”(日本历史称此次战役为文永之役)。
美国蒙古史研究者罗莎比的记载则与井上靖相似,他写道,”尽管日本人得知蒙古军队已经出发,但他们的准备仍不完备……他们的武器也无法与蒙古人的长距离武器相匹敌,他们的指挥官也不如久经战场考验的蒙古军队领袖那样有经验,但他们擅长于面对面的搏斗……尽管他们在前几夜的战斗中失利,但突然降临的暴风雨使蒙古军队和船舰在退往旷海中时损害惨重,他们不得不无功撤退。”可见蒙古人第一次东征日本便以失败而告终。这在蒙古兴起以后的战争史中是不多见的。蒙古人战无不胜的神话在海战中被彻底粉碎。
忽必烈听到征服日本失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他几乎不相信战无不胜的蒙古人能败在小小的日本国手下。为了挽回蒙古人的面子,他决心与这个岛国周旋到底。但由于消灭南宋的战争正进入关键时期,因此他再次派遣”礼部侍郎桂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计议官撒都鲁丁往使,复致书。”并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日本纳贡,否则将诉诸于武力。但日本政府”为他们最近的成功而骄傲,相信上帝能挽救他们,并加宽了日本与元朝之间的海防线,处死了忽必烈派遣的使节。”这极大地伤害了蒙古朝廷。因为蒙古人认为斩除使者是对他们最大的污辱。早在公元1218年,当花剌子模国王处死了成吉思汗的使者和商队后,就曾引起成吉思汗极大愤怒,结果爆发了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
忽必烈与他的祖父一样,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惩罚日本国。他一方面招募军队、筹集资金;另一方面遣使要求日本迅速朝贡,否则元军将至。北条时宗再次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并积极策划远征高丽。忽必烈别无选择,他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日本杀使臣为由,结集南宋新附军十万人组成一支大军远征日本。兵分两路: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四万,从高丽渡海;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新附军乘海船九千艘,从庆元、定海启航。二路大军约定六月以前会于壹岐岛及平壹岛。”
高丽国王为元朝”提供了1万军队,1500名水手,900只船和大批粮食。”然而,人数多、辎重多的江南军队行动迟缓,没有按预定时间与东路军会合,东路军在等待无望的情况下,”从合浦出发,侵袭日本对马、一岐两岛后,进抵筑前志贺岛登陆。日本守军已有前次抗击蒙古的经验,他们在箱崎、今津等处沿岸构筑防御工事,并以精锐部队开进志贺岛(志贺岛与九州之间有陆路可通),与东征元军进行了激烈战斗。”元军战败,退至鹰岛、对马、一岐、长门等地,与姗姗来迟的江南军会合。然而会合后的元军不但不积极进攻,反而因高丽、汉、蒙古统率之间的矛盾而不能协调作战。这样,”蒙古军在毫无荫蔽的前提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两方对峙达两个月之久。蒙古军队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
两个月之后,即8月15—16日,一场巨大的台风袭击了库树(音译,指平户)海岸,蒙古军再次企图撤入海上,但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在此次台风袭击下,蒙古东路军损失1/3,江南军损失一半,一些靠近海岸的士兵被日本人屠杀或溺死。”汉文史料也记载到,由于元军战船”缚舰为城”,因而在”波如山”的台风袭击下”震撼击撞,舟坏且尽。军士号呼溺死海中如麻。”统率范文虎临阵脱逃,”独帆走高丽”。蒙古人第二次东征日本又以惨败而告终。
盛怒之下的忽必烈不但不总结教训,反而于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东北女真人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只、高丽人为他提供粮食。但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理财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遭到臣僚们的不断攻击,忽必烈终于在公元1286年屈服于朝廷的压力,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至此,蒙古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以蒙古的彻底失败而结束。
13世纪下半叶,蒙古帝国虽日趋分裂,忽必烈在亚洲东部建立的元朝却蒸蒸日上,实力居亚洲第一,但却被东亚的一个力量弱小的日本岛国打败,这与元朝和日本双方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下面试分析之。
首先,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日本位于东海之东,隔海与中国相望,其国土由四个比较大的海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在这些列岛上生存的日本大和民族则是一个适应海洋、依靠海洋、了解海洋,从而驾驭海洋的民族。面对蒙古军的入侵,他们在沿海地带花费了5年多时间筑起了一道防御蒙古人的石墙,这样他们凭借此墙,攻守自如,使蒙古军队暴晒于海滩而无法靠近陆地。在蒙古人退往海上之后,他们借助于台风、暴风雨,趁火打劫,使蒙古人损失惨重。蒙古人则属于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优良的军事武器战马仅仅适应于陆地而不适应海战,蒙古军队离开马就如同鱼失去水一样。尽管他们在消灭南宋的过程中学会了一点海洋或水上作战方法,但与熟谙海洋的日本人相比,则微不足道。加之蒙古军队远道而来,对日本的基本情况知之甚少,这样难免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另外,日本列岛的海洋性气候也在蒙古人进攻日本时保护了日本人。蒙古人第一次入侵日本时,他们和在其他战场一样,取得了成功,军队已深入日本大宰府附近,但一场突降的暴风雨使蒙古军与胜利失之交臂。在第二次入侵日本的战役中,又是一场台风使蒙古军舰和军队损失惨重。因此可以说,在元朝东征日本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日本人打败了蒙古军队,不如说是日本三背海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性气候帮助日本人打败了蒙古军队。
其次,与蒙古人作战部署和指挥失当有关。蒙古军队在两次东征日本初期都处于有利位置。如第一次进攻日本时,顺利地占领了对马、一岐两岛,进而深入肥前松浦郡,直抵日本中心大宰府。第二次进攻日本时,尽管蒙古军队在日本军队打击下步履维艰,但由于蒙古军队步兵的集团作战方法优于日本骑马武士的个人作战方式及使用了日本人难以想象的石驽、石炮,因此蒙古人不仅登陆,而且在鹰岛、对马、一岐、平户、长门等地频繁活动。然而他们却没有利用这些有利的岛屿建立据点,反而在海岸将大多数船舰连成一体,作为入侵日本的总指挥部,总据点。于是在暴风雨、台风袭击时,他们撤兵入舰,连成一体的战舰无法抗拒台风、暴风雨的袭击,蒙古军队因此而失败。更有甚者,蒙古人在第一次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惨败后,仍不接受失败的教训,又在第二次遭台风袭击时撤入海上,结果重导失败的覆辙。可以说这与蒙古人传统的作战部署有密切关系。蒙古人在三次西征过程中,往往占领一地后,迅速抢掠财物、屠杀居民,然后便迅速撤离。正如一位从陷落的不花剌(今布哈拉)逃到呼罗珊(中亚阿姆河以南地区)的人说的那样:”他们(指蒙古军队)到来,他们破坏,他们焚烧,他们杀戮,他们抢劫,然后他们离去。”这种作战部署在广阔的草原上很实用。因为草原是相对静止的世界,蒙古军队为了防止报复或其他,必须以动制静。但海洋则完全相反,它是一个相对运动的世界,因此在海洋上作战,必须以静制动,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样才不可能为海洋所吞没。蒙古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当然,蒙古将领指挥失当也是蒙古人失败的主观因素。如在第二次东征日本过程中,洪茶丘与高丽统帅金方庆结怨甚深,而汉将范文虎又为其他将领轻视。结果将领之间经常争吵,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方针,致使蒙古军在错误的指挥下彻底败北。
再次,与蒙古军队的普遍厌战心理有关。从成吉思汗在三河之源兴起到忽必烈发动对日战争,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广大人民希望和平与稳定,因此厌战情绪非常高。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和经济聚敛政策使处于第三等级的北方汉人、契丹人、女真人和第四等级的南方汉人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参战的汉人、女真人并不积极,他们”相挺而起”,仅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就有200多处地方发生了反元武装斗争。作为臣属国的高丽也因为元朝不断地让其提供战船、物资、粮草、水手而元气大伤,他们的厌战情绪也很高。对此井上靖指出:”强制的高丽人和汉人建造的船只很不坚固,陆战方面无敌的蒙古军在海战方面不得不依靠对元朝怀着怨恨的宋朝降将的指挥。”高丽史料也反映出高丽人民因忽必烈攻日”期限急迫,疾如雷电,民甚苦之。”这充分表明广大民众的普遍厌战情绪,而厌战情绪的存在,是克敌制胜的心理障碍。因此,普遍的厌战心理也是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主观因素。
最后,与蒙古人东征日本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关。从古往今来的绝大多数军事战争实例来看,凡是正义的战争,即使在战争的过程中暂时受挫,但由于它的正义性,将会获得巩固的后方、充分的军备,从而最终走向胜利;非正义的战争,即使在短时期内出现胜利的局面,但它终归会因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方面的不支持而走向失败。元朝东征日本的战争也正是因为它的非正义性而遭到日本、高丽、中国民众的广泛抵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有关元朝东征日本战争的非正义性在文中多次论及,故不再赘述。
总之,元朝与日本的关系以元朝二次东征失败而再次隔绝,作为战胜一方的日本,因赶走了蒙古人而避免了更大的劫难;作为战败一方的元朝不仅使国内实力受损,而且也使蒙古军队的神威扫地。这极大地伤害了蒙古人的军事信念。可以说,元朝对日本的两次东征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对日本的消极影响。
第九章“玛丽-罗斯”号沉船
1967年,潜水员亚历山大-麦基在英格兰西南海岸索伦特海峡潜入水中,发现了亨利八世的战舰”玛丽-罗斯”号的残骸。在考古学家玛格丽特-鲁勒的指导下,研究人员经过数年时间,终于将”玛丽-罗斯”号沉船从泥沙之中打捞出来。根据对船上大量的物品进行鉴定,考古学家证实该船就是”玛丽-罗斯” 号。这是迄今为止对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大水下考古发现。1982年,考古学家将这艘船打捞出来后送往朴次茅斯历史造船厂供人们参观。”玛丽-罗斯”号的重要考古意义在于,它是17世纪主流战舰的先驱。在它的残骸中,考古人员发现了2000多件物品,其中包括衣服、食物以及个人物品等,这些都为考古学家研究都铎王朝的下层人民生活提供了依据。
亨利七世
亨利七世(英文:Henry VII)(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的建立者。
他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被视为兰开斯特派首领。曾流亡法国。1485年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宣布继承英格兰王位。1486年同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约克的伊丽莎白结婚,宣布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玫瑰战争。采取联姻政策。亨利七世为长子亚瑟聘娶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尔后长子亚瑟早逝,为继续保有与西班牙之间以联姻方式获得的友好关系,亨利七世说服凯瑟琳留下,并将其嫁给次子亨利;亨利七世的长女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有”贤王”之称。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1483年,一代英主爱德华四世去世。他的小八弟,理查,将他两个儿子关进伦敦塔,并加以谋害。理查成为英王,是为理查三世。
爱德华四世被杀害的两个儿子,长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次子约克公爵理查。从此以后,凡英王次子,均封为约克公爵,成为惯例。当今英女王次子安德鲁,即为约克公爵。
理查三世很不得人心,虽然他以其兄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婚姻不合法为由,关押了两个小王子,并消灭了王后家族的伍德维尔集团,但是,他在人们心目中也并非铁板钉钉的合法国王。
1484年4月,理查三世的独生子死亡,而他的王后也不能再生了,眼看理查三世穷途末路,贵族们人心涣散,对他完全丧失信心。
理查三世在位刚两年,战事再起。他与爱德华四世一样,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引起大贵族的极端不满。那些理查三世的敌人们,纷纷投靠他的对手,流亡英国的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
当年爱德华四世的还乡团斩草除根的工作有些纰漏,兰开斯特家族还剩了一个人没被干掉。当年的英雄亨利五世,娶了法国公主卡特琳。卡特琳为亨利五世生了亨利六世。亨利五世死后,卡特琳改嫁欧文-都铎,生了一个儿子,里士满伯爵爱德蒙-都铎,这爱德蒙也就是大好人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兄弟。爱德蒙的儿子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亨利-都铎成为兰开斯特家族新的核心的更为重要的理由是,他的母亲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开山老祖”冈特的约翰”的曾外孙女,现在,亨利-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唯一的男性继承人,所以,自然,他就成为兰开斯特家族新的核心。
想当年,1471年5月,兰开斯特朝终于被约克朝消灭。年仅十四岁的亨利-都铎,作为兰开斯特家族仅存的男性继承人,被他叔叔保护着,渡海逃生,来到大陆的不列塔尼。 十四年后,1485年,年已二十八岁的亨利-都铎,趁约克朝的理查三世不得人心,趁英国贵族对理查三世不满,遂于1485年向理查三世发起挑战。8月1日,享利-都铎在法王查理八世的资助下,率领2000法国兵离开塞纳河口。6天后,他们在威尔士登陆。
享利-都铎挥师东进,派人与尚在理查三世营中的大贵族联系,由于他在上一年末发布了檄文,英国各地拥护他的人都行动起来,队伍激增到5000人。理查三世意识到局势严重,遂起一支万人大兵迎战,8月22日,双方在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斯决战,在战斗紧要关头,理查三世的大将史丹利勋爵和诺森伯兰伯爵按兵不动,史丹利勋爵的弟弟威廉-史丹利爵士则率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头戴王冠与敌军展开最后的死战,直至战死。他的王冠在战斗中跌落在树丛中,被史丹利勋爵找到,献给了亨利-都铎。约克朝二世而亡。出身于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最终结束了玫瑰战争。
获胜后的亨利,向约克家族举起了屠刀,约克家族的头面人物纷纷倒在亨利的屠刀之下。亨利成为英国国王,是为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开创了英国历史上伟大的都铎朝。 为缓和矛盾,并加强自己成为英王的合法性,亨利七世娶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为王后,两大家族算是合二为一了。他们原本就都是爱德华三世的后裔,在亨利七世这儿又汇合了。英国开始了伟大的都铎王朝的统治。
在这场三十余年的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封建贵族而统一起来了,从而得以尽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这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而消灭了封建贵族,也使得资产阶级的出现,减少了阻碍。
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的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亨利七世即位,他继承了爱德华四世加强王权的事业,恢复王室威望,并且,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比爱德华四世更具奉献精神,也更有韬略。
不过,在即位之初,亨利七世还来不及施展治国才能。虽然,今后亨利七世和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后代,在血缘上继承英国王位没有问题,但是亨利七世本人的血缘,继承英国王位多少有些含糊。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的儿子爱德华,克拉伦斯公爵乔治,就是爱德华四世的兄弟,反抗爱德华四世,被杀了的那个。爱德华四世哥儿仨,爱德华四世,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理查三世,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儿子,被理查三世害了,理查三世的独子也已死,所以,按继承顺序,应该由乔治的儿子爱德华继承英王之位。 因此,亨利七世即位初期,主要精力就是全力消灭约克朝的旧势力,消除对王位的威胁,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在迎娶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的同时,将克拉伦斯公爵乔治的儿子,沃里克伯爵爱德华抓了起来,把这位年仅十岁的贵族关在了伦敦塔中。所以,亨利七世在竭力使自己成为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的共同继承人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打击约克朝的旧势力。 在惟恐英国天下不乱的法国和苏格兰的支持下,先后冒出一个又一个的企图篡位的人,打算推翻亨利七世,虽说都是冒牌的,但仍得到法国和苏格兰的支持。只要能把英国搞乱,就是冒牌货,法国也支持。先是1487年,爆发了自称是沃里克伯爵爱德华的西姆内尔叛乱。其实,真正的爱德华已被亨利七世关进了伦敦塔。亨利七世好不容易才平定这位假爱德华的叛乱。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1491年,一个法国商人,得到法国和苏格兰支持,自称是爱德华四世的次子,约克公爵理查,起来反对亨利七世,其实,真正的约克公爵理查,两个小王子之一,早已被理查三世即位时害死在伦敦塔里了。这位假理查,得到西欧各家君主的认可,因此对亨利七世的威胁极大,假理查曾三次入侵英国,直到1497年,才得以平定,假理查被抓获。1499年1月,假理查被处死。两天后,被关押了十四年之久的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就是那位王侄,也被亨利七世下令绞死,至此,约克家族的男性就绝嗣了。亨利七世最终完成了斩草除根的任务。
都铎王朝的联姻
在初步消除了对王位的威胁后,亨利七世开始了改善都铎朝的国际生存环境的努力。冒牌的假王子,得到西欧各家君主的支持,显然,新兴的都铎朝很不受欢迎。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亨利七世大力展开婚姻外交。王后伊丽莎白,和亨利七世感情很好,为他生有二子二女。结婚的当年,就生下长子,为了继承古代英国英雄国王的雄风,亨利七世给长子起名亚瑟。1489年,亚瑟三岁时,亨利七世就为他订了娃娃亲,女方是著名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的小女儿凯瑟琳。那伊莎贝尔女王,是中世纪时名震天下的女王,她最终消灭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统一了西班牙,是基督教世界的英雄。她的两个女儿也都很有名,一个是著名的”疯女胡安娜”,她嫁给了德国皇子,哈布斯堡家族的”帅哥斐利普”,他们的儿子,就是日后创建”日不落帝国”的德皇查理五世,哈布斯堡皇朝的查理大帝。伊莎贝尔女王的小女儿,就是和英国亚瑟王子订亲的凯瑟琳公主,日后,凯瑟琳也因她的婚姻而闻名,她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女王血腥玛丽。
西班牙,在当时是欧洲大国,他们能和亨利七世结亲,说明了对都铎朝的承认。为了确保凯瑟琳能嫁给亚瑟,亨利七世处死了关在伦敦塔里的前朝王侄爱德华,使得西班牙能放心把公主嫁给亚瑟。1501年,十五岁的王子亚瑟和凯瑟琳公主举行了婚礼。不过,五个月后,亚瑟王子病死,为了维持与西班牙的结盟关系,亨利七世让次子亨利,娶了寡嫂。这位小亨利,就是后来进行英国宗教改革,娶了六个老婆,精明而强悍的亨利八世,凯瑟琳为他生下长女,后来的英女王血腥玛丽。
亨利七世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玛格丽特,幼女玛丽。亨利七世将玛格丽特嫁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改善了与苏格兰的关系。而这桩婚姻,也为以后英国斯图亚特朝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总之,亨利七世,通过子女的联姻,大大改善了都铎朝的国际环境,大大提高了都铎朝的国际地位。
加强王权
接下来,亨利七世要做的工作,就是继承爱德华四世的事业,加强王权了。
亨利七世继续了增加国王收入,减少对议会的依赖的做法。他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实行有效的财务制度,甚至亲自检查帐目,王室财富因此而极大增加,亨利七世完全不用依靠议会开解决财政。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有多种原因,首先,依靠继承权,亨利七世获得了里士满伯爵,兰开斯特公爵,约克公爵的大片领地。王室领地的年收入从一万英镑大幅增加到四万英镑。其次,都铎朝海外贸易大增,所以,亨利七世的关税收入也大大增加,年均超过四万英镑。第三,他个人经商大获收益。总之,亨利七世的巨额年均收入,超过十四万英镑。
除了财政独立,不依靠议会,亨利七世恢复和加强王权的第二招,就是起用和依靠中等阶层。亨利七世拔擢人才,不以出身高低论,而以能力为重,利用官职任命,进行政治控制。亨利七世不靠议会,而是依靠他的星室法庭和枢密院,进行统治。亨利七世还起用治安法官来恢复社会秩序。
此外,亨利七世还解除了大贵族们的私人武装,把武装力量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亨利七世和他的中等阶层出身的大臣们,完全制服了大贵族,都铎朝的国王专制,基础已经建立。
亨利七世给后人留下了良好的行政体系,国王的专制统治政体,和大笔的财富。在他1509年去世时,英国已从玫瑰战争的阴影里完全走了出来,一片繁荣兴旺。至此,都铎朝的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再也无须其他欧洲大国来承认了。亨利七世二十四年的统治,为他伟大的孙女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的强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的家族起源是颇为卑微的。由最初在格温内思郡君主身边谦逊的助手开始,都铎家族逐渐提升并稳固了其皇室地位。格温内思郡君主卢埃林-阿普-约尔沃思及其子孙曾是贵族家庭的顾问、外交官、仆人和评论员。
早期都铎王朝的首个领导者是森弗李哥-阿普-约尔沃思,他的儿子恩迪费德通过格温内思郡的管理巩固家庭地位。他是外交家和大使,全权代理卢埃林与英国皇室协商。恩迪费德娶瑞斯-格鲁菲德之女为妻,提升自己家族的社会地位。恩迪费德有至少七个孩子,所有孩子后来都为格温内思郡君主效劳。最年长的叫戈里,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格温内思郡君主的管家-拥有法律和外交权利的主要顾问和评论员。他的儿子都铎-汉是盎格鲁人殖民地彭米妮德的君主,他的职位反应出其家族地位的攀升。
都铎-汉的孙子:都铎-非澶娶格温内思郡的皇室家庭的玛格列特为妻。她母亲的先辈是卢埃林-阿普-约尔沃思,而父亲的祖先则有金雀王朝的约翰国王、亨利三世和爱德华一世。都铎和玛格列特先后养育了五个孩子,这些孩子都积极参与对堂兄欧文的斗争中。最年幼的孩子马瑞德后来有一个名为欧文-阿普-都铎-阿普-马瑞德。欧文在都铎家族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成功地效仿格林德避免对威尔士人采取惩罚措施,跟随社会潮流也成为家族的一种传统。人们认为他曾经在亨利五世时指挥或者协助指挥过对法战争,由此成为皇室家族亲密的朋友。亨利去世后,他秘密娶了遗孀凯瑟琳王后。至此,一个格温内思郡卑微的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了强大的西欧皇室家族。
英国是一个偏离欧洲大陆的岛国。在都铎王朝以前,英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农业附庸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羊毛和粮食的输出占有重要的地位。毛纺织业作为因果的支柱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也远远落后于拂兰德尔,尼德兰,佛罗伦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重商主义者认为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比如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司塔福特认为:从外国输入商品是有害的,从外国输入的本国能够制造的商品则害处更大,他反对输出英国羊毛和输入外国羊毛质成品。重商主义者还认为,”货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因此,积累更多的货币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都铎王朝的统治者也意识到要”使国家富强,使自己显赫的必要条件”就是迅速发展工商业,为此,都铎王朝的历代君主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首先,都铎王朝扶植,鼓励发展呢绒制造业,以出口呢绒换取货币。都铎王朝的建立者亨利七世{1485—1509}三番五次通过国家法令,禁止羊毛特别是优质羊毛的出口,甚至还禁止半制成品的呢绒出口。亨利七世与尼德兰缔结了”大通商”条约,恢复了英国与尼德兰正常的贸易关系,将英国廉价的呢绒等工业品倾销至尼德兰,从而加速了尼德兰呢绒业的衰落,推动了英国呢绒业的大发展,促进了以伦敦--安特卫普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的加强与扩大。正是基于这一点,亨利七世赢得了”商人的国王”的称号。此后,其继任者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到16世纪末呢绒业已成为英国普及城乡的盛行的”全国性行业”。据统计,全国从事呢绒工业的人口达200万,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到17世纪上半叶,英国每年平均出口呢绒大25万匹,呢绒出口已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90%。英国呢绒不仅销往意大利,西班牙,德意志,法兰西,尼德兰,而且远销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俄罗斯和亚洲,非洲等地区。
其次,大力发展海外商业,鼓励发展造船业。15世纪以前,英国建造的船只很少有百吨以上的。亨利七世为了扩大远洋贸易,奖励船主建造大船,规定凡是建造出百吨以上的新船者,每吨奖给五先令的津贴。这一规定刺激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到第五代君主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1558—1603),英国海军终于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为英国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纺织业,造船业等行业的带动下,各种金属制造,制革,制皂,染料等行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国内市场急剧扩大。海外贸易,殖民掠杀,走私等活动累积的财富一部分也转入工业,加强了工业资本。圈地运动又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抛向工业市场,所有这些都使英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并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资本的,技术的,劳动力的前提。可以说,都铎王朝卓有成效的重商主义政策是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奏。
揭开农业资本主义的序幕
从15世纪的最后30年开始,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这是英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随之而来的还有经营方式和耕作方法的变革,这就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切自始至终都与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密切相关,如果说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革命的序幕,那么揭开这一序幕的便是都铎王朝的重商注意政策。
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是引发圈地运动的主要原动力。如前所述,重商主义政策刺激了毛纺织业的突飞猛进,因此,对羊毛的需求量激增, 就造成了羊毛价格的节节上扬,养羊业则成为一本万利的事业。贵族和乡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封建掩护下的古老的公有地”敞地”被围了起来,变成了雇工放牧的草场。这是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发端,也是英国封建农奴制瓦解的滥觞。
重商主义政策加速了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崩溃。寺院土地所有制是英国中世纪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铎王朝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宗旨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积累财富,而掠夺教产就是其积累财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亨利八世(1509—1547)曾于1536和1539年先后颁布了两道查封寺院的法令,封闭一切修道院,其全部财产包括土地在内均收归国有。这些被没收来的土地除一部分赏赐给宠臣以外,绝大部分被卖给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寺院土地所有制的废除,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一环。
第三,重商主义政策也瓦解了封建贵族的领地所有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在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下,一方面是高度繁荣的商品货币的引诱,使得封建贵族不惜重金购买供享乐用的昂贵商品,另一方面是”价格革命”所造成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使得那些靠固定地租生活的封建贵族实际收入下降。他们入不敷出,债台高筑,陷于破产的境地。到16世纪末,靠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分地而显赫一时的38家贵族中,起直接继承人有22家负债累累。一些贵族不得不采取先质押而后变卖土地的办法来还债。这样一来,贵族庄园的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在1559年底,英国共有庄园3390座。而到1620年底,就下降到2220座。占园40座以上的大贵族也从39家 减少到19家,这些都反映了封建贵族领地所有制的急剧没落。重商主义政策还使土地日趋商品化,土地自由买卖与转让具有广泛性,不仅王室不断的公开出售土地,而且土地还进了商品交易所,成为投机商倒买倒卖的商品。在土地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土地的大都落到了新贵族,资产阶级和自耕农手中。那些获得土地的新贵族,资产阶级和自耕农,采用新的经营方式,产生新的原料作物,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他们与工商业资产阶级一道,推动着封建制度下的英国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都铎王朝的重商主义政策使英国农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一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
推动英国走向世界
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而对外贸易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都铎王朝的统治者放眼世界,把目光从狭小的海岛移往遥远的海外,把本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范畴,以海外市场作导向,建立起外项型经济模式,积极推动本国经济走向世界,努力开拓世界市场。
英国对外开拓市场是全方位的。向西,它开拓了美洲市场。1497年,英国亨利七世向探险家约翰-卡波特颁发了远洋航行特许壮,希望他能沿着西北方向寻找到一条去往东方的新航路。当卡波特意外地发现了纽芬兰等地后,亨利七世立即赐予厚赏,并授权予他”海上将军”的称号。从此,英国努力开拓美洲市场,在纽芬兰岛建立了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渔业区。
1584年,华尔脱-拉莱又在弗吉尼亚建立垦殖区。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畅通无阻。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弗吉尼亚。然后,英国不断扩大殖民地的范围,逐步侵占北美辽阔的土地,把这里发展为英国的工业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向北,英国与俄罗斯建立商业贸易联系,并以此为基地开辟中亚市场。1553年,英国远征队向东北方向航行,与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了贸易联系,并为英国商人谋取了极为有利的贸易优惠权。
第二年,经玛利亚女王(1553—1558)批准,英国商人正式建立了”莫斯科公司”,专门经营俄罗斯,中亚,波斯一带的贸易。1579年,英国商人又创办了”东方公司”,专门经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贸易,迫使长期垄断该地区贸易的汉萨同盟分权让利。向南,英国与北非,西非国家发展商业往来。亨利八世的宠臣威廉-霍金丝在1530—1532年间曾三次在几内亚与巴西进行贸易。在1551年1552年,温德姆率领英国船队先后到达摩洛哥的扎非亚和加那利群岛的圣克鲁司,在那里进行大规模的贸易活动。1553年,他又开始了从几内亚到贝宁之间的航行,打通了与北非的商业交往。伊丽莎白女王上台后,英国在北非和西非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和扩大了。1585年,英国成立了”摩洛哥公司”。1588年,有成立了”几内亚公司”。
这些地区垄断性的商业集团纷纷前往非洲,从事不平等的贸易掠夺,乃至贩运黑奴。向东,英国恢复了与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打通了与印度等东方国家的贸易。都铎王朝早期,英国曾与地中海地区有过贸易往来,后来因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而中断。1571年,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战胜了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为英国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商业提供了有利条件。1580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三世表示愿意与英国通商。于是,伊丽莎白女王于1582年正式向”利凡特公司”颁发贸易专利证书。允许该公司垄断对奥斯曼土耳其的贸易,期限为7年。而且,女王本人也向该公司秘密投资4万英镑,占该公司全部资产的一半。英国通过”利凡特公司”每年向奥斯曼土耳其出口价值约15万英镑的呢绒。早在16世纪80年代,英国殖民贸易触角开始伸向东方的印度。1600年,伦敦商人在伊丽莎白女王的支持下成立了著名的”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享有对好望角以东的国家特别是印度进行贸易的垄断权。
到17世纪,英国商人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空前地突破了封建农本经济的闭塞状态,将英国经济纳入了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尽管他们是以强盗的身份,以暴力掠夺的方式进行贸易,但是他们所开辟的广阔市场以及所获得的大量廉价的原料和金银财富,为英国经济注入了活力。来自海外的金银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变成资本,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使英国经济迅速壮大,成为世界首富。
第十章“瓦萨”号沉船
1626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命令建造号称最强大的“瓦萨”号战舰。然而不幸的是,这艘战舰的建造过程过于匆忙,而且自身体重过大,它在处女航中刚刚出发就因为摇摆不定而沉没。由于它的沉没过程过于简单,所以该船一直都保持完整状态,而且船上的所有物品都完好无损。1956年,水下考古学家安德列斯-弗兰茨首次发现了这艘沉船。1961年4月24日,”瓦萨”号被打捞上来时,整艘船只几乎是完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它也是唯一一艘保存完好的17世纪战舰。考古学家由此可以掌握当时的战争情况、当时的造船工艺以及瑞典普通水手的日常生活等信息。目前,”瓦萨”号仍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瓦萨博物馆中。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f II Adolf,1594—1632年)瑞典国王,统帅。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瓦萨王朝创立者古斯塔夫-瓦萨之孙。1610年随父出征,与丹麦作战。1611年继位。1612—1613年与丹麦军队作战失败,被迫割地求和。1614—1617年率军对俄国开战,取得胜利,获得芬兰湾周围土地。后进行军事改革,实行普遍征兵制,建立战斗力强大的常备军,精简军队编制,改善武器装备,使炮兵变成独立兵种,并使其与步兵、骑兵和后勤兵密切配合,采取灵活的线式战术。1621年发动历时八年的对波兰战争,接连获胜,几乎全部占领波罗的海沿岸。1630年率军参加三十年战争,深入德意志腹地。1631年在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击败蒂利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获”北方雄狮”称号。次年在列克河之战再次击败蒂利,攻占纽伦堡,进逼慕尼黑。同年11月16日在吕岑会战中击败华伦斯坦率领的帝国军,但本人亦阵亡,终年38岁。
以写了一本《诸世纪》的预言集而闻名于世的法国占星家诺斯特拉达穆斯曾经预言,16世纪末、17世纪初,北欧将出现一头狮王,傲视欧洲大陆,作出惊天动地事业,可惜英年早逝,将命断德意志。事实上,在他去世45年后,这头北方雄狮就发出了他第一声怒号。
古斯塔夫二世在瑞典历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其实他的爷爷古斯塔夫一世-瓦萨也挺厉害,领导瑞典人打翻丹麦统治、宣布瑞典独立、开创瓦萨王朝的正是此君,绰号”勇士国王”。只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孙子更比爷爷强,古斯塔夫二世的雄起使他那伟大的爷爷也黯然失色!
古斯塔夫二世天资聪颖,对政治、军事、历史、文学都有极大兴趣,懂得八门语言,他11岁就和一帮大臣坐在一起商讨国事,16岁第一次纵马挥剑驰骋疆场,17岁时继承王位成为一国之君(瑞典国会因为这位少年君主的出类拔萃而废除了继位登基的年龄限制)。
古斯塔夫-阿道夫有着瑞典王室固有的智力早熟和疯狂爱冒险的血统特征,幼时显示出超人的智慧和勇气,是瑞典人眼中的神童。当然,他最感兴趣并精通的是历史和军事,他崇拜的对象是领导荷兰独立战争的军事天才--奥兰治亲王毛里斯。
1611年,随着他父亲卡尔九世,17岁的古斯塔夫就成为瑞典国王。然而,年轻的古斯塔夫面对的是十分复杂的形势。他的堂兄,时任波兰国王的西吉斯蒙德一直宣称自己才是瑞典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并得到一些瑞典贵族的支持。而从他祖父古斯塔夫-瓦萨时代就结下瑞丹矛盾,和从他伯父约翰三世时代结下的瑞俄矛盾,此时仍剪不断,理还乱。瑞典与上述三国之间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而在国内,因他父亲卡尔九世对西吉斯蒙德的支持者进行了清洗,制造了”林雪平惨案”,使得国内的贵族反对势力强大。而丹、波、俄三国的连年战争,已使得瑞典国内民穷财尽。总之,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古斯塔夫继位时的处境,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古斯塔夫首先摆平了国内的贵族,这中间,一位重要人物--奥克森斯蒂耳那发挥了重要作用。奥克森斯蒂耳那是个非常杰出的人物,28岁已经成为参政会头号人物,在他的作用下,贵族和国王之间签订了史称“古斯塔夫-阿道夫宪章”的一系列条款,规定国王不得掠夺贵族的领地和财产、不得随意逮捕贵族等,以换取贵族对国王的效忠。古斯塔夫的妥协一方面是形势所迫,但另一方面也与他将事业的重心放在对付国外的敌人有关。奥克森斯蒂耳那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当古斯塔夫在外搏杀时他负责内务,古斯塔夫战死后他接管军队继续作战,为君臣相得的典范。
甫一即位,便遭到世仇丹麦、俄国先后的袭击。但总算损失不大,特别是迫使俄国签订 “斯托尔波沃”条约,以放弃俄国皇位为代价(约翰三世时代曾对俄国皇位提出过要求),确保了瑞典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占有,俄国仍然没能获得出海口。咬紧牙关挺过去的刚刚即位的缺兵少银人心不稳的6年之后,古斯塔夫终于长长舒了口气,1617年10月,他在乌普萨拉大教堂举行了迟到六年的加冕仪式。从这一年起,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瑞典推上了欧洲强国的地位。